Asset 1@4x

“現今很多人都會在五十歲之前,為了努力賺錢而犧牲自己的健康,但當他們到了五十歲後,往往就要用盡他們所賺取的金錢,去換取他們的健康。”

工作報告

議會工作

陳健波議員:多謝主席,多謝工聯會黃國議員提出今日的議案,讓大家可以討論外判制度。政府在2018年全面改革外判制度,外判勞工的待遇亦有明顯改善,這一舉措是特區政府當年的一大德政。由於新制度已經實施一段時間,所以我同意作出全面檢討,看看有否不足之處及改善空間。

政府當年提出外判制度改革,主要增加了6%約滿酬金,並且改變投標評分制度,將技術和價格的評分比例由原來3:7,改為一半一半,以鼓勵承辦商為外判勞工提供較佳待遇。根據勞福局的調查,外判勞工時薪中位數,已由2019年的36.7元逐步升至2022年的55元,而2022年更有四成員工時薪達到58元或以上,均高於最新的40元最低工資水平,反映新制度已經取得一定成績。

不過,工聯會近日亦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提出許多外判制度的弊端,值得我們參考。報告指出,部分行業存在寡頭壟斷的情況,外判商為了提高利潤,壓抑員工薪酬福利,降低服務質素,剝削勞工權益,這些問題仍然存在。即使增加了約滿酬金,有外判公司會無理提早解僱員工,甚至以多份短期合約聘請同一名員工,目的是逃避支付約滿酬金的責任。所以我同意政府應該全面檢討外判制度,查找制度弊端,並研究堵塞漏洞的方法。事實上,4個主要聘用外判僱員工作的部門,每年合共支出高達229元,政府要確保資源用得其所,確保員工不會被剝削。

原議案建議“帶頭檢討改革外判制度,將有實際需要的崗位改為長期聘用”,工聯會更倡議成立公營市政服務機構,由機構直接聘用員工。然而,我對此有較多考慮,特別是公共財政又能否長遠負擔,必須謹慎考慮。

另外,許多細節問題亦值得討論。舉例來說,工聯會指出現時清潔的月薪中位數(包括清潔工、保安和其他服務),較政府二級工人的起薪點14,700元,仍有距離。所以工聯會要求成立機構,直接聘用員工,以改善待遇。不過,如果新機構真的參照政府薪酬水平,二級工人起薪14,700元,但頂薪是17,300元,即使實際薪金未必有那麼高,但加上員工福利及工作保障,按照市場規律,有可能吸引更多年輕力壯的市民前來競爭。目前,大多數外判員工都是中老年的弱勢群體,大家都希望幫助他們。然而,如果政策做得不好,反而會導致年齡較大的僱員,因為競爭力不足而失去工作。儘管這只是一個假設,但我們確實需要考慮這種可能性。

另外,我特別關注監察方面的問題。事實上,政府的外判制度往往在監察方面出現很大問題,所以政府將來必須引入一套監察機制,包括派員監察,例如實地巡查和突擊檢查、與承辦商舉行會議、與員工會面等。但政府文件顯示,4個外判部門中,暫時只有兩個部門有監察紀錄。即使過去兩年合共採取近3 000次監察和會見工作,但竟然連1次不當個案都沒有發現,這實在讓人懷疑現行的監察工作是否有效。

事實上,大多數外判員工都克盡己任,但難免亦有害群之馬。傳媒經常報道有員工“蛇王”、工作馬虎的情況。儘管政府表示沒有不當個案,我認為大部分市民都不會相信。即使政府已提出優化制度,但只是作出修補,政府應該作出全面檢討(特別是目前的監察制度),是否存在疏漏或未完善的地方,並想辦法彌補,確保不會被“一粒老鼠屎搞壞一鍋粥”。

多謝主席。

陳健波議員:多謝主席。雖然保安局近年採取了很多修例措施,減少因提出免遣返聲請而需要留港的人士數目,但現時仍有14 000多聲請人在港。此外,有數百聲請人因犯罪而被捕,令社會極度關注。我想提出的補充質詢是,從有關的數字可見,現時有1 229名聲請人棄保潛逃,政府有何措施和如何減少誘因,令聲請人不致輕易棄保潛逃?

保安局局長:多謝主席。對於應該讓聲請人保釋外出還是將之拘留,我們其實訂有一個風險評估程序。如認為聲請人有可能犯法、對社會構成風險或潛逃,我們可能會考慮將他們送入羈留設施。其實,羈留設施的名額已由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的500個,增加至現時的900個,增設了大潭峽和勵顧兩個羈留中心。我們會根據風險評估,在認為適當時將聲請人拘留。

至於進一步減低誘因的措施,包括了剛才所說的澄清絕對不會有特赦政策,還有打擊提出免遣返聲請人士能夠在香港工作的空間,包括加強採取執法行動,以及加強對聘用聲請人的僱主提出檢控。多謝主席。

多謝代理主席,我發言支持《2023年區旗及區徽(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

今次修訂工作,主要將《區旗及區徽條例》的原則及內容,與《國旗及國徽條例》和《國歌條例》看齊,目的是維護區旗及區徽的尊嚴,同時列明區旗及區徽的正確用途。

區旗、區徽是香港的象徵,保護區旗、區徽是每個香港人的義務與責任。與國旗、國徽及國歌一樣,區旗、區徽體現了香港和祖國的關係,體現“一國兩制”的獨特憲政框架,亦是對國家主權及國家尊嚴的尊重。所以這次修訂工作對香港有重大意義,我支持所有建議,並希望盡快落實,以填補目前法例上的漏洞。

今次《條例草案》同樣規定將區旗及區徽納入中小學教育中。事實上,透過法例促使市民保護區旗及區徽,有其必要性,但我更希望香港人由心而發,衷心愛護國旗及國徽、區旗及區徽,而非因為法例的罰則,這方面便需要教育當局的努力。

今次《條例草案》同樣規定將區旗及區徽納入中小學教育中。事實上,透過法例促使市民保護區旗及區徽,有其必要性,但我更希望香港人由心而發,衷心愛護國旗及國徽、區旗及區徽,而非因為法例的罰則,這方面便需要教育當局的努力。

談到這方面,我們不妨學習美國的做法,美國人自小就接受教育,以身為美國人感到驕傲,所以他們特別尊重國旗及國歌。而韓國、日本亦利用類似方法教導學生。香港亦應該教育學生,以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我們國家是從未中斷的古文明,傳統文化造就了極璀璨的成就,而且今天國家現代化、科技化,以及龐大的脫貧工程,均被喻為近代人類奇蹟,這些都是值得大家引以為榮的事。只是近年西方不斷抹黑,有不少人都看不到真象,教育當局就需要教學生了解真象,從而培養以國家為榮的情操。

此外,有議員擔心,市民可能因為不了解法例內容,因而誤墮法網,例如錯誤將區旗、區徽丟棄在垃圾桶內。事實上,局方已經清楚解釋,真真正正違反法例需要有犯罪意圖,並強調“唔小心就唔係蓄意”,不應該受罰。事實上,一個人是否蓄意侮辱國旗及國徽,他的侮辱行為應該十分容易分辨出來。舉例來說,焚燒、損毀、塗鴉、踐踏區旗、區徽,一般人根本不會做,所以大家不需要擔心會誤墮法網。

主席,我謹此陳辭。

多謝代理主席。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旅遊業界提供了未來發展的嶄新思路。文體旅的發展可說是相輔相成,互相帶動。文化和體育提供精彩多元的內容,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向旅客呈現香港豐富的特色,維持香港的競爭力。感謝姚柏良議員今天提出的議案,以及其他議員的修正案,讓立法會可以討論這個問題。

與內地恢復通關之後,旅客來港旅遊的模式已經改變,不再像疫情前以購物為主,反而提倡深度探索香港。這股“Citywalk城市漫步”熱潮興起,蘊含深厚歷史文化的香港需要把握這股新潮流,開發這種城市旅遊的商業價值。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要與業界緊密溝通,鼓勵業界改變舊有思維,打造更多創新、具有特色的文體旅深度旅遊產品。

香港擁有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藝術有粵劇;節慶活動有大坑舞火龍、長洲太平清醮;宗教民俗有黃大仙信俗、天后誕;傳統手工藝有中式長衫等。業界可以因應各種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各區的特色,打造不同類型的城市漫步路線。例如“寺廟遊”路線,旅客可以先到黃大仙祠參拜,然後登上慈雲山,吃山水豆腐花,最後到沙田市區購物。

另外,不少人到日本或韓國旅遊時都會租借和服或韓服,到不同的寺廟“打卡”拍照,再上載到社交媒體。但為何香港不流行呢?試想想,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都穿上旗袍,漫步於懷舊的街道,感受昔日香港的氛圍和風情,相信不單可為旅客帶來特別的體驗,還可以透過社交媒體宣揚開去,成為旅客必須來港的原因。

我們應該善用本地特色節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對外宣傳,並與業界緊密合作,打造更多特色深度旅遊產品。這些珍貴的文化資源,均需要大力保護、傳承和推廣,才可以令文化及旅遊都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香港一向有文體盛事之都的美譽,這些盛事對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起重要作用,我建議爭取舉辦更多、更新的文體盛事。在剛過去的周末,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首次在香港舉辦,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海外旅客。當然,以後這些新項目在外判時,也要作充足準備,好好安排,不要有任何錯漏,以免世界各地的觀眾失望。

除此之外,香港單車節、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香港馬拉松、美酒佳餚巡禮、國際騎師錦標賽、巴塞爾藝術展、典亞藝博等,這些大型盛事都會帶來高增值的過夜旅客。旅客有非常開心的體驗,對香港有好感,自然想再來,更多旅客來港又會帶動酒店業、飲食業及零售業,蘊含着無限的旅遊機遇。文體旅局要做的就是從各方面加大宣傳力度,全面發揮這些文體盛事帶來的旅遊潛力。

文化、體育及旅遊的深度融合是香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通過加強文化交流和推廣,振興旅遊業,必定可以為香港帶來更多經濟和社會效益。我期望政府各界能夠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這個重要議題的發展。

多謝代理主席。

議會資訊

相片集

影片

【MPF】需深入研究書面選擇參加定退出的利弊

就港珠澳大橋撥款剪布一事接受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訪問

NOW新聞台 大鳴大放 討論醫保計劃

立法會議員陳健波即時動態

最新帖子

聯絡我們

電話:(852) 2899 2831
電郵:kp@kpchan.com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 9:00至17:30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