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波議員:為鼓勵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實踐減廢回收,並配合政府將於 2024年 4月 1日實施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 (簡稱 “垃圾收費 ”),環境保護署正推展社區回收網絡 “綠在區區 ”,以及於2022年10月30日開展“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試驗計劃”)。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鑒於綠在區區的設施包括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當局會否在各區增設該等設施(特別是尚未設有回收環保站的地區),為落實垃圾收費做好準備;如會,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 會否於明年農曆新年前及垃圾收費實施前設立更多臨時回收點,以應付公眾於短時間內交來的大量回收物;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 試驗計劃開展至今的廚餘回收量是否符合預期;鑒於政府訂下目標,在2023-2024年度內將試驗計劃擴展至合共100座公共屋邨樓宇,政府會否在達到該目標後,進一步在其他公共屋邨樓宇推行試驗計劃;如會,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 有否定期檢查及清潔智能廚餘機,以確保它們運作良好及避免產生衞生問題;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
主席:
就陳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及(二)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正持續擴展社區回收網絡,以加強地區回收配套設施。目前「綠在區區」在全港 18 區設有 11 間環保教育及回收支援並重的回收環保站、33 個位置貼近單棟樓群的回收便利點和超過 120 個每週定時定點以街站形式運作的回收流動點,統一接收九種常見的回收物,包括缺乏商業回收活動的玻璃容器、塑膠、小家電、慳電膽、充電池及紙包飲品盒等。「綠在區區」的服務已覆蓋全港約 80%單棟樓宇(包括「三無大廈」)。
此外,首個位於地鐵站的回收便利點「綠在青衣」將於 2024 年第一季投入服務,而營辦團體已於今年 10 月開始在葵青區內先提供回收流動點和屋宇回收服務。第 12 個回收環保站「綠在黃大仙」預計將於 2024 年第四季開始投入服務。
加強公共屋邨的回收支援,將有助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垃圾收費)。環保署計劃在公共屋邨發展「回收便利點」網絡,方便公屋及鄰近居民參與乾淨回收及提升回收網絡的成本效益。首兩間設立在公共屋邨的「回收便利點」―「綠在葵芳」和「綠在大窩口」已率先於今年 6 月底投入服務。環保署準備在今年年底開始逐步把網絡擴展至50個公共屋邨,現正進行標書評審工作。
環保署會不時檢視各社區回收設施的運作情況及個別社區對回收設施的具體需求,完善社區回收網絡的服務。在農曆新年前及明年垃圾收費實施前,環保署會透過增加回收流動點、延長服務時間等措施,以應付可能增加的回收物數量。此外,在垃圾收費實施前,50個公共屋邨的新回收便利點將相繼投入服務,屆時全港公共回收點將增加超過 220 個。
(三)環保署與房屋署及香港房屋協會合作,在 2022年10月底開展了「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試驗計劃),採用具備防滿溢及除味裝置的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以保持環境衞生,並提供「綠綠賞」智能積分獎賞鼓勵居民參與。試驗計劃在今年9月中已擴展至 13 個公共屋邨(共 101 座樓宇),覆蓋約17萬名居民,較原定目標提前了 6 個月完成。
試驗計劃推出一年以來,已累積回收超過1 200公噸廚餘,每日廚餘平均收集量約5公噸,廚餘回收量符合預期,當中有屋邨超過5成的住戶曾經使用過智能回收桶。整體而言,居民對智能廚餘回收反應積極,並且對計劃給予正面的評價。隨着垃圾收費將於2024年4月1日實施,我們預期市民對廚餘回收的需求將會持續上升。因此,環保署已開始逐步在全港所有公共屋邨(涉及額外約1 400 座樓宇)安裝智能回收桶,以進一步鼓勵家居廚餘回收,目標在 2024 年內完成。
(四)環保署非常重視智能回收桶的運作和衞生情況,定期派員巡查參與試驗計劃的公共屋邨,承辦商亦會檢查和維修智能回收桶。最近的巡查結果顯示,智能回收桶及周邊衞生狀況令人滿意。智能回收桶一般設置於公共屋邨大廈出入口的通風位置,並配備氣味消除系統,因此一般不會產生氣味問題。此外,當智能回收桶約七成滿時,系統會自動傳送電話訊息給前線清潔員工,確保他們有足夠時間更換內桶,避免因廚餘桶過滿而導致環境衞生問題。
因應推行試驗計劃,環保署已向房屋署提供額外資源,增聘人手為參與計劃的公共屋邨加強清潔服務,包括保持智能回收桶及其周邊環境衞生清潔、更換滿載廚餘的內桶和妥善暫存在屋邨指定位置(如中央垃圾房),以便環保署的承辦商每天收集並送往廚餘處理設施進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