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波議員就減低燒炭自殺個案提出質詢:
政府曾委託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 於2006至2007年在屯門區推行改變售炭方式的試驗計劃 (「試驗計劃」),把超級市場放炭出售的櫃位上鎖,凡要購買炭包都要先聯絡職員。根據試驗計劃的報告,屯門區的燒炭自殺率(每10萬人計)由進行試驗前的4.3人下跌至進行試驗後的2人,大跌超過5成;同期作為實驗對照的元朗區的燒炭自殺率則由3人上升至4.3人,上升超過4成。如以同期所有自殺死亡個案計算,屯門區跌幅超過3成,元朗區則大致沒有變化。據悉,國際預防自殺協會及英國的防止自殺研究專家均對試驗計劃的結果表示肯定。食物及衛生局局長亦在本年3月表示,根據香港大學的研究,減少市民接觸自殺途徑的機會是在社區層面防止自殺的有效做法。然而,於本年3月2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回覆有關質詢時卻表示,試驗計劃對減低企圖自殺個案沒有明顯效果,當局未有計劃將試驗計劃擴展到全港18區推行。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為何上述兩位局長會就試驗計劃得出不同的結論;
(二) 當局在評估上述計劃及其他防止自殺計劃的成效時,會否同時以企圖自殺及自殺死亡的個案數字作為指標,而非純粹考慮企圖自殺個案數字的升跌;雖然當局現時未有計劃將試驗計劃擴展到全港18區,但會否考慮至少在某些地區推行;
(三) 當局會否加強宣傳及教育市民燒炭自殺可造成的痛苦及對身體的永久傷害和嚴重後遺症,以及對自殺者家屬的長遠嚴重影響;政府會否考慮就香港防止自殺措施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研究;及
(四) 鑒於研究中心的數字顯示,本港燒炭自殺個案由2007年的143宗和2008年的167宗,上升至2009年的177宗,當中年齡組別為35至44歲的個案宗數最多,當局會否考慮就該年齡組別市民的燒炭自殺率較高而制訂措施,以期於他們選擇以燒炭自殺結束生命前作適當的介入和跟進,以及會否考慮進行或撥款資助相關機構進行有關減少接觸燒炭自殺途徑的全港性追蹤研究?
答覆:
就陳健波議員的問題的4個部分,當局的綜合回應如下:
當局於2006年委託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在屯門區進行以社區為本的防止自殺策略研究,其中一個項目為改變售炭方式的試驗計劃。試驗計劃由社會福利署 (社署)、醫院管理局 (醫管局)、屯門醫院、屯門警區聯同區內5所超級市場及便利店協作推行。計劃推行期間,超級市場及便利店存放炭包的貨架均會上鎖,凡要買炭的人都須先聯絡職員,從而了解減少市民接觸個別自殺途徑的方便程度,與選擇以該途徑自殺以至整體自殺數字等的關係。我們注意到計劃確有助減少燒炭自殺個案,但同時亦關注計劃是否會引致其他自殺途徑個案增加,所以需進一步研究。兩位局長的結論並沒有不一致的地方。
除了針對個別自殺方法推行相應的防止自殺措施,當局亦非常著重從自殺的根源著手,推行情緒輔導服務及公眾教育工作等,協助情緒受困擾人士解開心結,以及提倡正面的思想和態度,以減低自殺及企圖自殺的個案數字。為此,政府一直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預防自殺。
在福利服務方面,針對有自殺念頭人士(包括35至44歲年齡組別的人士)的需要,社署透過資助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撒瑪利亞會) 的「自殺危機處理中心」,為他們提供危機介入和深入輔導服務。鑑於有自殺念頭人士可能在網誌或網上群組等留下線索,社署於2009年11月資助「自殺危機處理中心」推行「網蹤人計劃」,加強網上巡邏,搜尋含有「自殺」或「尋死」等字眼的網誌,為高危人士提供情緒支援服務。中心更開辦了「活出彩虹服務」,為曾有親人或朋友自殺身故的人士提供服務。
此外,社署亦已增加向撒瑪利亞會提供的撥款,由2010年8月起推行為期3年的網上「自殺.自療.互助舍」服務 (「網上服務」),配合現時市民上網搜尋資料的習慣,進一步透過電郵及聊天室等互動平台,主動接觸有需要人士及向他們提供服務,並製作短片及個案故事推廣正面的人生觀。撒瑪利亞會亦於「網上服務」的網站分階段臚列各種自殺方法,包括燒炭自殺所帶來的痛苦及後遺症等。
在醫療服務方面,醫管局的精神科部門會按需要為個案提供全面的自殺風險評估,並安排各項跟進服務。此外,為進一步加強現時預防住院病人自殺的措施,醫管局於較早前成立「住院病人自殺專責小組」,並推出多項措施預防住院病人自殺。
在宣傳及公眾教育方面,社署會繼續與相關的政府部門協作,透過不同的活動及媒介,向社會宣揚「辦法總比困難多」、「愛惜生命 總有出路」及「希望在明天」等正面信息。
當局在研究各項預防自殺的措施時,會參考相關的資料,包括自殺死亡及企圖自殺等數字,以及各相關學術研究的結果等。學術研究有助了解自殺的問題及趨勢, 並為制定防止自殺措施提供有用的參考,故當局一向支持研究機構進行有關自殺的研究。社署剛於本年六月透過獎券基金撥款,委託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在北區及周邊地區推行一項以社區為本的防止自殺先導計劃 (「先導計劃」)。「先導計劃」將於今年七月展開,為期三年,主要服務對象是年青人 (15至24歲) 或地區上有自殺意念人士。該計劃會透過公眾教育及宣傳等途徑,提升在社區層面上預防自殺的意識,並會研究各項防止自殺措施的成效,以及透過運用地圖監察系統分析及界定自殺風險偏高的地區及群組,建立地區性的合作網絡,運用社區資源,為高危人士提供針對性的教育、支援及輔導等預防自殺服務。當局會與研究團隊密切聯繫,並留意及跟進「先導計劃」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