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2022年施政報告”議案辯論》議案發言(2022.11.17)

恢復經於2022年11月16日動議的議案辯論

多謝代理主席。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是香港的大動脈,金融業興旺,各行各業都會興旺。 過去幾年,香港受到貿易戰、“黑暴”及疫情影響,令金融業各大板塊,即由股票以至保險業市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 近日疫情好轉,政府決定推動復常工作,早前成功舉辦國際金融峰會,各級官員亦將四出外訪,說好香港故事,介紹香港的新機遇。

二十大報告已經明確指出,香港“一國兩制”、資本主義及獨特位置和優勢,將會長期不變,意味香港的繁榮穩定得到保證。事實上,國家高度重視香港的發展,香港不會是國家的普通城市,而是國家的金融、貿易中心,亦是國家與世界聯通的中心。得到國家的全力支持,香港已經無後顧之憂,現在應該把握優勢,重新“省靚”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這塊“金漆招牌”。

施政報告在這個基礎上提出多項金融業的改革,包括提升融資平台國際化、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加強中港金融業互聯互通等,我支持所有建議,並希望早日落實。我想特別指出,國際投資者近年對香港市場的信心有所下跌,所以在復常的工作上,重建國際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極其重要,只有當國際的“活水”源源不絕地前來,香港市場才能夠繼續搞活。 所以,我們一方面要維持好市場的良好環境,以及保持自身的優勢,亦要爭取國家重要企業及商業機會落户香港,有“錢搵”的地方,自然有資本、有人才、有資金湧來。

代理主席,我想談談施政報告一系列“招商引資引才”措施,特別是“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建議提供特別配套措施和一站式服務,主動引進國際企業來港。事實上,我在10多年前開始,已先後向4屆政府提出過類似建議,包括學習新加坡發展總部經濟,由政府主動招納國際企業來港投資。不過,過去政府總是用積極不干預、大市場小政府等理由,表示不會干預自由市場,只會做被動式的便利營商工作。

我過去多次在本會指出這些想法早已過時落後,好像新加坡政府般,由高層官員帶隊四出招商,更由專責部門為國際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結果招攬了不少國際企業,令新加坡經濟越做越強,香港亦有不少生意被搶走。現在我們不再坐着“等運到”,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我有信心新的辦公室在財政司司長帶領下,一定可以做出成績,我亦希望下一步可以將招商的特定行業,逐步擴展到其他有發展潛力的行業。

接着我會談談保險業對施政的期望。政府近年銳意鞏固香港國際保險樞紐的地位,然而受疫情影響,業務未能展開。比較之下,香港的競爭對手新加坡,當地政治經濟穩定,政府吸納人才、資金的手法非常進取,各種優惠政策層出不窮,吸引不少國際保險公司及人才進駐,助長了競爭優勢,香港早已相形見絀。為此,保險業界正研究新加坡保險業的經營方法和政策,希望可以查找香港不足的地方,稍後會向政府遞交建議。現時政府已採取主動招商的政策,但保險業並非指定行業,我希望政府聽取業界的意見後,能夠為保險業提供合適的援助。

此外,自金融海嘯後,香港保險業監管局按照國際監管機構要求,制訂大量合規條款, 這些合規及資本要求,即使中小型公司亦需要投入千萬元計的開支方能達標,在生意難做的情況下,更是百上加斤。 業界希望政府能全面檢討監管制度,解除部分過時、過嚴的條款,至少確保不會“辣”過競爭對手,使香港可以保持競爭力。同時,在推行各項新政策時,例如風險為本的要求、保單持有人保障基金等,應該循序漸進,以合情合理的方式執行,協助不同規模的公司適應變化。

另外,很高興聽到特首表示,會爭取短期內成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這是業界期望已久的事情, 希望兩地政府盡快展開研究,落實跨境銷售香港保險產品的建議。不過,我亦想提醒政府,保險業無論在合規、產品及銷售模式,都是高度專業化,而且兩地市場亦有明顯差異,所以應該讓香港保險業聯會全面參與討論及協商,這一點非常重要,業界很擔心如果最終方案未能配合實際情況,導致大多數保險公司都未能參與,這就會失去粵港澳大灣區成立的原意。

保險業界進軍大灣區,或者開發更多國際業務,都必須依賴保險科技,以提高營運效率及安全性。業界正研究引進類似的科技,包括用“應用程式介面技術”來跟其他夥伴行業連接、建設雲端運營模式、將人工智能用於承保和再保險管理等。這些技術涉及整個行業的運作,甚至可能涉及法律層面,亦涉及高端科技,所以需要政府及保險業監管局的協助,希望當局能夠跟業界商討,以協助業界推動跨世代的發展。

多謝代理主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