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2019年撥款條例草案》發言(2019.05.16)

(政府法案全體委員會審議階段)

我相信在這一兩天大家也聽到很多對於財政預算案 (“預算案”) 的負面批評,我想大家可以從多角度看此事,可以聆聽我的發言,其實預算案也有很多亮點。

不過,我想先回應剛才有位議員就 “明日大嶼” 所說的甚麼 “應花的錢不花,卻把錢掉進鹹水海”,我真的很反對他這種言論。大家也知 道,我在電台發表了現在這番言論,便正遭人提出不信任議案,但我 一點也不後悔,因為我作為議員,當然有權利發言。當由我主持會議 時,我必定會依照規則辦事,所以大家不用擔心,而且也有很多人在 監察,況且財務委員會主席在委員會會議上根本不可以就議題發表意見,亦不會投票,所以根本沒有道理不讓主席說話,這真的是大是大非的問題。然而,代理主席,這並非我今天發言的重點。

我發言是支持《2019 年撥款條例草案》。為何支持?除了很多議 員說了一些負面的東西外,我想談談以下兩點。第一,在改善城市建設方面有持續性,並且能夠急市民所急。去年的預算案花 20 億元翻新街市,今年則花 6 億元。政府亦撥款 60 億元在 5 年內翻新 200 多個公共廁所,而未來 10 年會延長維多利亞港海濱及增加休憩空間, 讓市民可以沿着海濱長廊享受生活和欣賞風景。將來我們的子孫在海濱長廊享受時,便會記起當年,即今屆立法會,在 2019 年為未來 10 年作出籌謀。這思路是十分清晰的,我希望 “財爺” 繼續循這方向,持續穩定地將資源投放在改善城市設計方面,改善市民的生活。

在醫療方面的投放亦反映政府明白市民的痛點。預算案在醫療方面有四招,包括撥款 7 億元改善醫護人員的薪津、撥款 4 億元以擴闊藥物名冊、撥款 50 億元引入尖端新醫療設備及加快更新舊設備,以 及撥款 100 億元作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過去的預算案甚少這麼具體地列明資金用途,通常是撥出一筆款項予醫院管理局 (“醫管局”), 但也有很多人投訴醫管局效率不高,安排不周,只將錢存放着,甚麼也沒有做,令醫護人員受到很大困擾。我相信 “財爺” 已經進行研究或花很多心思來掌握情況,亦透過指明用途來加快資源投放,以緩解市民對醫療服務不足的不滿。不過,我希望醫管局妥善運用 “財爺” 指派的資源,以改善服務。我希望醫管局能夠針對自己真正的需要向 “財爺” 申請撥款,而不是將錢存放着不用,或不知要如何使用。

此外,我認為預算案在致力發展經濟方面做得十分好。預算案在本港金融服務的發展方面,勾劃全面的路線圖;無論就股票、債券、資產管理及保險發展,均提供方向和措施,明顯地擬繼續強化香港優勢產業的競爭力,以及發揮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 (“大灣區”) 中獨一無 二的優勢,作為一個真正的國際化城市。香港很特別之處是,無論投資者或資金也有很大部分來自國際市場,而香港的制度亦與國際全方位接觸。

預算案亦鎖定創新科技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不單着眼於研究商品轉化及培育創作科技企業,並且很有心思地撥款 165 億元讓大學翻新或增加研究實驗室,讓大學的教師和學生有較好的條件繼續進行優質的研究。這些才是真正的不求掌聲,做好基礎設施,目的是為香港 打下穩建的基礎,鞏固香港的優勢。所以,有時候我真的不太明白,為何有議員十分反對在創科上投放資源?他們可要求政府做得更好,他們可以要求政府做出好成績而不是做一些花招,但我相信投入資源是必需的。

稅務研究方面,沒有多少人留意到,但我留意到,”財爺” 將稅務政策組調配到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內。有關安排是為了加強這方面的工 作,我對此有很大的期待,因為我們過去經常說香港的稅制十分簡 單,稅率又低,但現在全世界的潮流根本就是這樣,那麼我們是否要故步自封,以為這樣便足夠?這些真的要由 “財爺” 這稅務專家來積極推動,令香港的稅務制度與時並進。我希望 “財爺” 有膽量提出增加收入的措施,當然很多人反對銷售稅,但我相信每項方案均可以研究。 固然要處理商界的擔憂,但只是在奢侈品方面徵稅又如何?這方面, 我們看到全世界的潮流是向下調整時,如何令香港增加收入,而不要過於依賴賣地,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課題。

我現在想談談保險方面。香港保險業現時佔本地生產總值約 3.7%;很多人經常說有 10%多,其實不正確,因為生產總值有另一種 計算方法。保險業對香港的經濟有非常重大的貢獻,但香港市場的問題是發展已非常成熟。我們看到香港保險業的浸透率,即保險的深度達 17%,已經是世界第三位;保險的密度達 8,000 美元,是世界第二 位。由此可見,香港保險業已經高度成熟化,而近年的主要增長是依 靠國內人士來港投保。所以,香港保險業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擴展保險業的市場空間。

國家推動大灣區發展,正好讓香港保險業有一個新機遇。香港要發揮保險業的樞紐作用,當然要增加自己的實力。香港保險業過去以本地業務為主,為了配合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的機遇,將來應該進一 步拓展一些更複雜、更多種類及更大型的國際業務,包括海事保險、 大型工程、鐵路、港口、專屬自保等業務。要達到這個目標,香港保 險業必須有大量專業保險人才。所以,特區政府應該協助業界吸引大 型的國際保險經紀公司來港設立總部,從而吸引國際專才來港服務。 同時,香港應該成立一所保險學院,為香港培育各級專業人才。

很多議員聽到大灣區就差不多想 “反檯”,但他們不明白,在 10 多 年後回望,他們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契機,或是很大的轉變。其實,大灣區為香港其他各行各業也帶來很大的發展新機遇。香港人口只有 700 萬,在現今電子商貿的世界中,市場實在太小。如果保險業能夠在大灣區互連互通,香港保險業的市場就會由 700 萬人逐漸變成 7 000 萬人,市場會增大 10 倍。這指的不單是保險業,還包括醫療等各行各業,只要掌握大灣區的市場,一定可以補足現時的困境。現時的市場太成熟,根本無從入手。然而,香港的產品在大灣區始終有優 勢、發展潛力,我相信商機非常大。

香港保險產品有很大的競爭力,包括產品靈活及多樣化,亦容許選擇不同的貨幣,客戶服務及理賠都快捷可靠。所以,我相信本港產品進入大灣區,將會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隨着保險的普及化,香港人已經習慣用保險作為理財工具,達到保障未來、儲蓄及投資的功用。國內人士收入不斷增加,自然有理財的需要,而保險是一種穩健的理財工具,自然受到不少國內人士的歡迎。由 2005 年至今,國內人士已經來港購買超過 180 萬張保單,當 中大部分是一些危疾、醫療及儲蓄性的保險,顯示極強的剛性需求。 事實上,國內人士購買本地產品,除了滿足理財需要之外,還可以為未來作出規劃,包括醫療、退休、人壽、子女教育等。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因為國內人士有這樣的準備,自然無須倚賴國家的公共資源來處理將來退休之後的問題。

香港保險業目前正爭取在大灣區設立售後服務中心,我知道政府亦很積極地為保險業推動,為已經購買香港保險產品的國內人士提供售後服務,包括查詢、更改地址、申報、索償等,為客戶帶來更多便利。我已經指出,由於有超過 100 萬國內人士已經購買香港的保險產品,設立售後服務中心是順理成章的事。

很多人覺得來香港購買保險是一種 “走資” 的行為,甚至有些監管機構也是這樣想,其實不然。我們售出的保單,可能很多都是數十萬元以下的。他們擁有財富之後就想加以鞏固和承傳下去,所以他們會購買保險,希望有生之年可以有更好的保障。因此,希望大家明白,這種趨勢是一定會發生的。我們下一步會推動在大灣區設立 “醫保通” 及 “保險通”,讓香港及區內的公司向大灣區居民銷售……

全委會主席:陳健波議員,委員在這個環節中應說明是否整體支持條例草案,不應討論個別部門的政策或撥款,亦不應就個別總目、款額或修正案的內容發表意見。第一及第二個環節已經涵蓋這些內容,請你返回這個環節的辯論議題,說明是否整體支持條例草案。

陳健波議員:好的,多謝主席。我在開始發言時已指出我是支持的,但我只想指出為何我要支持。正如我剛才所說,我除了覺得一些保險 以外的重點很有價值外,亦要平衡一下議員的發言,因為他們一面倒地作出負面批評,不能夠讓香港市民知道究竟……香港市民往往聚焦於一些與自己不直接相關、但與香港將來息息相關的事情,所以我剛才指出了數點,包括改善城市設計、醫療投放、發展經濟、稅務研究。 我這樣說是希望市民明白,凡事不要只看表面,更不應只聽從某些報章或議員所說的,便開始覺得不應該談論。不過,我要說的已經說完了。多謝主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