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中指出,面對金融海嘯的衝擊,香港整體經濟將出現衰退,預算案將針對有關問題,提出一系列建議。然而,令人意想不到是,預算案公布後,引起各界的爭議。
保險業是金融業重要一環,僱用人數,包括代理人、經紀人及保險公司人員等,超過6萬人。今次的預算案沒有回應保險業的訴求,令人感到失望。自金融海嘯爆發以來,保險業顯得相對地穩定,這除了有關方面監管得宜之外,亦反映出業界多年來的努力。不過,這並不代表保險業在金融海嘯下沒有隱憂,政府應盡快協助業界完善經營環境,加強保險業的抗災能力,令投保的市民得到更大的保障。
為了改善經營環境,業界提出了多項建議,包括行政長官已承諾作出研究的「保單持有人保障基金」。由於經濟持續不景,保險界希望儘快推出「保障基金」,期望基金能在動盪的經濟環境下穩定保險市場,情況一如銀行業的「存款保障基金」,所以業界建議盡快成立,以及政府提供注資。不過,政府在回答本人的提問時,只表示會在本立法年度,向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提交進度報告,而且亦沒有就有關項目預留撥款,即是說短期內政府連報告都未完成,基金更加成立無期。
政府可能認為保險業表現穩健,所以不急於成立「保單持有人保障基金」,但這正好反映當局並未能未雨綢繆,等到問題真正發生時,要解決就已經事倍工半。
保險業另外又提出以扣稅的方式,向購買保險的市民提供保費開支免稅額,以鼓勵市民將風險轉介給保險公司,或為自己將來的醫療費及退休儲蓄,減少依賴政府,真正是「市民出雞、政府出豉油」。可惜政府亦都沒有接受此建議。
不過,我留意到預算案提出,將會加強粵港合作推動經濟發展,這對保險業無疑是一項喜訊。財政司司長表明,會爭取在CEPA下引進更多在廣東省先行先試服務業開放措施,以支持多個香港具優勢的服務領域。根據CEPA協議,香港保險公司要進入內地市場,必須擁有五十億美元資產,再加上三十年業務經驗,並在內地開設代辦處兩年。在這些高門檻下,香港本地保險公司難以受惠。所以,我贊同財政司司長的建議,並希望政府能夠儘快與國內洽商降低保險業進入國內門檻,幫助香港保險公司進入廣東省開拓業務。
另外,預算案表明會發行政府債券,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該項建議得到普遍支持,而實際上香港此刻正需要鞏固基礎,準備迎接未來的挑戰。國務院已經宣布要在2020年將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如果再不提升自己實力,將來難以與上海良性競爭。所以要鞏固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發展其他金融市場,是當務之急,而債券市場是合適的選擇。
債券的好處是風險較低,回報一般高於銀行存款的利息,所以市場上有很大的需求,而政府發行的債券因為風險低,更加受到各界的歡迎。保險業對政府債券感到相當大的興趣,因為保險業的資金需要一個相當穩健的投資渠道當作長期投資,政府債券是其中一個理想選擇。
不過,市場對政府發債的集資目的存有疑慮,因為預算案內沒有提及籌集到的鉅額資金,會有何用途。大家要知道,政府在市場吸走一筆資金,會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籌集資金需要利息,如果政府純粹為了發債而發債,而沒有好好利用這筆鉅額資金,令到資金不能達到最大效益化,實在等如浪費。政府最近才透露,資金將交金管局投資及管理,但這樣的安排是否恰當,仍有待商榷。
預算案公佈進一步落實加強基礎醫療工作,以及推動公私營醫療合作。食物及生局局長在回覆議員的提問時表示,政府已預留合共約5.09億元,計劃推行多項試驗計劃,以加強基層醫療服務和對長期病患者的支援,而其中多項計劃將會涉及公私營醫療協作,又會加強家庭醫學培訓。對當局引入的新措施,我表示歡迎。
事實上,我在上月提出議案,要求政府推動全民驗身,政府雖然對議案有保留,但政府提出加強基層醫療服務和家庭醫學培訓,其實都是代表當局會以更主動的方式照顧市民的健康,其出發點與全民驗身的議案十分相近。近日,有個別評論認為,全民驗身是行不通辦不到,因為需求遠遠超乎本港公共醫療系統可能承擔的負荷,但其實有關的評論並沒有深入了解我們的方案,我們的方案是建議為市民提供最基本的檢驗,從而喚醒市民關注自己的健康,而非為所有的市民提供大規模而實在沒必要的檢查。推行時亦可交由私營診所及醫院負責,分階段實施。因此並無資源問題。其實,市民對基層醫療服務的需求非常巨大,政府肯加強有關服務,做法正確。
今次預算案備受爭議,是因為在金融海嘯的大環境下,各界都期望庫房能「開倉賑災」,但財政司司長並沒有預期中的大灑金錢,而只以保就業的方案為抗擊金融危機的手段。我理解財政司司長審慎理財的原則,但我更加關注的是政府的財政政策,從今次預算案中可看到,司長在回應金融海嘯的衝擊時,仍然採取被動的財政政策。自從金融海嘯爆發後,面對經濟困局,一向信奉自由經濟的西方國家,都紛紛改弦易轍,推出主動干預市場的新政策,並得到一定的效果,已經成為世界政治舞台上最新的潮流。
香港雖然是一個小型的開放經濟體系,經濟很大程度受到國際經濟氣候所影響,但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做好防風措施,協助各行各業渡過難關,而香港目前做法,似乎是觀望金融海嘯會否有下一波的來臨,然後再決定如何應對。這樣的做法是否合適? 值得我們深思。
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