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代理主席。 很多謝易志明議員提出今天的議案,讓立法會可以討論香港區域物流樞紐的問題。 在2004年以前,香港貨櫃吞吐量世界第一。 很可惜,隨着廣東省貨櫃碼頭的興起,可以直接將貨物運送出口,香港最終失落了世界第一的寶座。 到2021年,香港的排名已跌到第九名。
香港物流業雖然長期處於困境, 但面對環球經濟的新秩序,以及國家快速崛起,香港只要能夠把握好機遇,物流業將有一番新景象。 “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換言之,發展香港航運及空運已經是基本國策。 大家要知道,能夠列入“十四五”規劃,是經過中央多方研究、考證,香港在國家的支持下,確實具備重振國際物流樞紐的能力。
事實上,國際航運業可以分為實體的航運業及航運服務業兩大類。 首先,我想談談航運服務業。 要說到航運服務業的表表者,必定要提到倫敦。 倫敦有悠久的航運歷史,曾經是世界最大港口, 時至今日,倫敦實體貨運量早已江河日下,但仍然是公認的“世界航運中心”,靠的就是航運服務業。 所謂的航運服務業,包括:海事保險、海運融資、海事法律、船舶管理及仲介等服務。 所以,參照倫敦的先例,香港進一步發展航運服務業,是大有可為的。
政府近年推出多項優惠措施,大力發展高端航運服務業,吸引更多高增值海運業機構來港落户。 從大灣區的角度看,香港有成熟的金融市場和完善的法律體制,可以為整個大灣區的航運業提供完善法律仲裁、融資、保險、船舶管理等服務,並且有能力將服務推廣到全國, 特別是“一帶一路”的發展,將來必定會有更多航運往來。 香港擔當“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可以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航運服務,有關服務更有能力擴展至全世界。 以我們保險業界來說,發展海事保險是充滿信心的,但當務之急,是要招攬足夠的專業人才。
至於實體航運業,香港雖然已無法重奪世界第一位,但卻可以走高端、高增值路線。 目前,香港是南中國貨物的集散地及轉運樞紐,而大灣區其他港口則以直接運送海外為主,基本上不存在衝突,同時配合國家雙循環策略,香港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與大灣區一起建設世界級的港口群,一起推動區內航運業發展。 具體而言,香港可以發展多式聯運,結合空運、海運和陸路運輸服務,促進香港在大灣區物流鏈的關鍵角色, 其次是利用香港處理高價值貨物的優勢,發展高端、高增值物流服務,例如冷鏈貨物、鮮活食品、藥品等,這些建議也很切合香港目前的環境。
香港有優勢,同時也有不利因素。 很多專家指出內地碼頭早已推動自動化及無人化發展,香港仍然主要靠人手操作,而且碼頭設施亦已經老舊,加上航道設計已經過時,部分地方不足以供現今超級貨輪使用,而更重要的是,香港缺乏航運業的高端人才,無人才即是紙上談兵,根本不能成事。
所以,我認為第一件事,是要招攬及培訓各個環節的高端人才,其次就是需要研究航運業的硬件問題。 目前政府致力發展智慧物流方案,透過科技提升競爭力,但仍未能解決碼頭設施老舊的問題,香港要研究提升設施的工作,甚至研究開發新貨櫃碼頭的可行性。
多謝代理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