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重建社會信心“議案》議案發言(2021.06.09)

代理主席,自回歸以來,反對派為了奪得政治本錢,長 期攻擊政府施政,將德政扭曲抹黑,將缺失放大。可惜政府一直未能掌握如何應付這種攻擊手法,令市民對政府的信心跌至谷底。

在中央出手下,香港終於撥亂反正,重回正軌。很多謝林健鋒議員提出這項議案,我完全認同。政府現時首要的工作是重建市民對政 府的信心。今天,多位議員提出不少真知灼見,大部分我都同意,我 不再重複了。我只想集中談談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

原議案中有一項建議,便是要求官員在制訂重大政策過程時要加強與各持份者溝通,並廣泛收集民意。我認同有關建議,但我相信這樣做也未必足夠。我認為官員作出決策時應打破傳統 , 引入全新思維,重大政策由醞釀至拍板,既要保密,也要做到各個階段都能夠吸納民意,以減少決策出錯的機會,長遠達致良政善治的地步。

現時,政府在制訂政策前會諮詢持份者、議員及市民的意見,甚至會按實際需要,進行大型公眾諮詢,這個做法很好。不過,政府其後在研究政策及正式拍板時,會以保密原因關上溝通大門,不會透露任何詳情和細節,也不會再跟外界商討,外界完全不知政府的想法, 不知道基於甚麼原因而作出選擇。官員往往在作出決定後才跟議員商 討,表面上是尊重議員,但由於政策已經完成,我覺得是通知議員而非諮詢議員。

官員以保密方式制訂政策,是過去精英主義的傳統做法,主要是避免受外界影響、避免引發社會矛盾或因泄密而引起利益衝突,希望可以獨立思考。如果官員所做決定是正確,當然無問題,但今時今日, 社會複雜多變,官員即使有多聰明,也不可能每次都能掌握民情的變 化。事實上,在政策醞釀的過程中,民情會有不同變化,因為歷時甚 久,所以不可能百分百了解社會需要。假如官員做錯判斷,政策自然會失敗,社會難免出現怨氣。

政府要做到良政善治,減少施政失誤,便應認真思考,究竟要閉門獨自研究及拍板 , 還是盡量吸納社會意見,以真正滿足社會需要 呢?過去,我曾多次指出,官員和議員應該是很好的合作夥伴,官員的責任是管理資源,更要兼顧各方利益,亦傾向不想犯錯,所以大多採取保守態度,亦未必能了解社會變化;而議員有廣闊的人際及社會網絡,知道民間需要,亦勇於創新,正好補足官員的不足。因此,官員應該有新思維,由政策的擬定到具體落實,每個階段都應跟議員商 討,確保不會閉門造車。這些道理好像是老生常談,但目前施政就是斷了這些銜接位,希望政府認真研究。

當然,到了最後階段,仍然應該由官員作出獨立判斷,而官員就 好像評判一樣,在充分了解各個問題後,為社會選擇最合適的政策。 這建議的好處是制訂政策時,議員能夠全程參與,政府可以充分掌握民情,定出緩急先後、均衡利益分配,將資源用於解決市民的痛點, 我相信這是實現良政善治的方法。

多謝代理主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