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主席,我很高興立法會今天可以就香港的交通問題 進行辯論。過去一兩年,社會好像除了政治,便沒有其他問題。事實 上,社會有很多民生問題需要解決。好像今天我們在此辯論的交通擠塞問題,已經困擾社會很長時間。議會不應再磋跎歲月,而應該返回正軌,為市民解決各種民生問題。
交通擠塞一直困擾香港多年,政府雖然不斷開闢鐵路,興建新的 公路,但擠塞問題未見解決,每逢上學下課、上下班的繁忙時間,主 要幹道例必塞車。一旦大時大節、惡劣天氣情況下,一些主要幹道擠塞一兩小時是極為平常。各位議員今天提出不少精闢見解,我不想重 複,我只想聚焦說一說私家車的問題。
全港目前約有 80 萬輛領牌車輛,當中有 57 萬輛是私家車,即所 有車輛中七成是私家車,比例相當高。雖然不是每位車主每天也會駕駛私家車,但私家車數目眾多,只要部分駕駛者每天駕駛,便會令交 通十分擠塞。因此,很多國家為了減少私家車在道路行走,想出很多不同方法,包括車牌單雙號行車限制及汽車共乘等。我相信,香港既然要發展成智慧城市,便應該就這些新興方法進行研究。
在香港實行車牌單雙號行車,我相信這方法不可行,但汽車共乘 確實值得我們研究。汽車共乘的概念在外國早已經存在,近年在內地亦漸漸盛行。概念很簡單,假設有 3 名車主每天也駕車上班,如果政府提出一些誘因,鼓勵 3 名車主一起乘坐同一輛車,馬路上 3 輛車變 成 1 輛車,從而減低塞車的機會。我覺得這個方法值得研究。我們日常看見馬路上很多私家車,但車裏大多只有一兩名乘客。香港如果能夠推動汽車共乘,可能可以解決塞車問題。
事實上,有研究指出,大規模的汽車共乘可以有效減少私家車的閒置座位,更有效利用資源,減少購車需要,亦能抑制道路上車輛數目的增長,促進交通節能減排。如果汽車共乘成為私人交通的主流模 式,道路上的私家車數目將可能減少逾 40%,本港的交通擠塞問題就有望減輕 90%。當然,這些也只是一些預測,汽車共乘究竟是否適合香港,仍然需要詳細研究。但是,可以肯定,要鼓勵市民共享汽車, 其實世界各地有很多經驗,大家可以參考。
中國內地及美國有很多城市已推行汽車共乘,它們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在中國內地,江蘇無錫在 2014 年開始推出共乘專用車道, 之後濟南、深圳及成都亦陸續推出。專用車道只是讓公車、載有 2 人 或 3 人以上的私家車或貨車使用,情況有點像香港的巴士專線。為防止有人濫用,內地城市採用高科技的監察技術,例如紅外熱能技術識別乘車人數、車牌識別科技等。
在美國的華盛頓州設有高乘載車道,連接主要的住宅區與就業區,專供載有 2 人或 3 人以上共乘汽車使用。研究顯示,高乘載車道確實可以鼓勵上班人士採用汽車共乘。西雅圖更推出共乘汽車專用的路邊停車位,以相宜價錢供鄰近工作地點的人士使用,載客量越多的車輛越優先。
綜合而言,推動汽車共乘的城市通常會提供專用車道,部分更提供專用停車位,以鼓勵市民共乘汽車,當然亦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廣宣傳,而有關城市均取得良好效果。我認為基於解決交通擠塞及空氣污染問題,香港應該深入研究這個方法。我今天提出這項建議,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可以思考這個新方向,用新思維來解決問題。
多謝代理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