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立法打擊網上虛假資訊”議案》議案發言(2021.07.21)

有社交媒體諮詢公司的調查發現,去年港人每日平均花 超過 7 小時上網,較往年增加 1 小時,其中近 3 小時花於網上看影片, 近 2 小時則花在社交平台,而接近一半人會透過社交媒體獲取新聞資 訊。

在現今科技發達的年代,網上資訊迅速流動,假消息、假新聞很快 便 一傳十 、 十傳百。不少手機即時通訊程式以至討論區,例如 Telegram、連登等,都可以讓人輕易隱藏自己的身份,網民可以匿名發言,以為亂作、亂講都不用負責任。結果,有人為了增加點擊率及訂閱者人數,達致背後不可告人的目的,便故意製作一些譁眾取寵、 穿鑿附會、虛構的假故事吸引眼球。由於很多網民只看社交媒體,不 會透過其他途徑去 fact-check,他們很容易留在同溫層,結果被人誤 導”洗腦”也不知。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有調查指出,在 Twitter 平台上,假新聞相對真新聞的傳播速度更快、更廣,轉發機會更高七成,傳播速度亦快 6 倍。假新聞、假消息所以傳播得那麼快,是因為它們較真實新聞更加新奇和吸引,令人想轉發。在所有類型的信息中,政治假新聞的傳播速度明顯較快,範圍也更廣。其實假資訊容易令人作出錯誤決定, 如果社會上大量人將假當真,一定對社會造成重大的破壞。

人類的習性是很容易忘記好人好事,但會記得憤怒和仇恨。以”黑 暴”為例,有很多別有用心的人,不斷製造虛假消息煽動仇恨、鼓吹恐怖活動,導致社會嚴重撕裂,需要長時間的修補。所以,如何處理假新聞、假信息是世界各國面對的最大問題。不少歐洲國家及新加坡都有對付假新聞的法例,違例者最高可被判入獄 10 年。

政府立法打擊網上虛假信息,最重要的是取得平衡,既要有效打擊惡意傳播者,同時亦不應殺錯良民。法例要有清晰的指引,界定虛假信息的定義。惡意虛構消息的人固然要重罰,但對於一時不小心轉發假消息的網民,當局要想辦法加強教育,教導網民如何分清真、假 信息。我知道當局現時如果發現有假信息在網上廣泛流傳,便會透過政府新聞網 、 “添馬台 “Facebook 專頁等平台澄清,這個做法值得讚 賞,但當局的反應應該可以更快速,回應可以更有趣,要爭分奪秒, 在不同的社交平台及傳統媒體澄清。

多謝主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