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波議員就空氣污染與公眾健康議案發言撮要:
- 本港空氣持續污染,近年社會各界及政府致力改善空氣質素,但污染有轉差的趨勢。雖然未有完全客觀證據證明有多少人因污染導致傷亡,但社會都應該盡全力打擊污染及保護大自然。
- 環保署去年底完成空氣質素指標諮詢,大家認同要達致世衞組織中最嚴格的標準,但要即時或分階段達致就有爭論。與其設立一個高標準但低達標的制度,不如設立進取而實際可行的時間表,迫政府分階段落實指標的具體內容。
- 香港空氣污染的源頭很大程度上受珠江三角洲的影響。香港的污染物排放量只佔珠三角地區總排放量的1%至15%,本港即使立即引入最嚴格的標準,相信短期內無法達標,並無實際意義。政府改善空氣質素的政策,應包括控制污染物源頭的排放,以及做好能源需求管理。
- 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方面,我同意原動議及修訂,特別是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去對付交通工具的污染。目前仍有超過二萬架高污染柴油車在馬路行走,希望政府盡快作出針對歐盟前期及一期的資助計劃,包括資助註銷舊車車主。同時政府正協助巴士公司測試混合動力巴士,及試驗為歐盟二期及三期巴士安裝催化還原器減排,如果計劃試驗成功,希望政府能進一步推動巴士公司落實有關建議。
- 至於能源需求管理方面,即是用有效的方法鼓勵節省能源,政府應採取更多措施,包括更新「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及提供誘因令現有建築物遵守「守則」,將更多電器納入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等。
- 但最重要是要市民或機構願意及自覺去節能。政府應引入方法制造節能誘因,例如賞罰制度,對低用電量用戶提供電費津貼,同時因應高用電量用戶的情況進行懲罰性徵費。雖然例子是否可行有待研究,但只要注重日常生活的細節,就可以減低空氣污染。
- 另外,政府在空氣質素指標檢討諮詢文件中建議把本港發電燃料組合中天然氣的比例,由目前約28%增至50%,而無提及擴大核電發電的比率。不過,在香港應對氣候變化策略及行動綱領公眾諮詢文件,就建議在2020年把天然氣減至佔整體40%,但核電就由目前23%加到50%,而事前並無諮詢市民意見。我認為,除非政府能解決市民疑慮,否則不應擴大核能使用量,而應繼續研究擴大採用天然氣及再生能源作為主要發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