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盡快展開第四次整體運輸研究》議案發言(2015.01.07)

本港交通運輸一直朝着集體運輸的方向發展。鐵路客運系統已經逐步發展到頗為完善的地步,而其他交通工具亦逐步成為輔助或配套的角色,並如議案所言,的確已經被邊緣化,出現服務倒退的現象,結果令整體公共運輸政策出現不少問題。所以,我贊成檢討交通運輸政策,除了繼續發展鐵路網絡之外,亦要讓其他交通工具可以健康發展,使市民可以享受更完善、合理和貼身的交通服務。

今天很多議員提出不同意見,我想集中說一說作為鐵路網絡配套的專線小巴的發展。政府打造一個以鐵路為骨幹的交通系統,但要發 展集體運輸系統的效能,其實要依靠專線小巴接載市民由居住的屋苑往返鐵路站,特別是在新界或偏遠的地區,市民更加依靠專線小巴的服務。

然而,隨着鐵路不斷發展,專線小巴理應發展得很好,但事實並非這樣。專線小巴作為鐵路的輔助交通工具,一直廣受市民歡迎,但由於乘客量上升,市民在繁忙時間要大排長龍,在中途站更難以上車,而脫班的情況亦很嚴重。如果要增加班次,無可避免會令交通進一步擠塞,路邊空氣污染上升。同時,專線小巴也由於薪酬的問題,難以招聘足夠司機,這些都令小巴難以大量增加班次。

結果,鐵路可以很快將大量市民由工作的地方接載到鄰近屋苑的港鐵站,但市民再由港鐵站搭乘專線小巴回家,便可能要等候很長的時間。這發展反映交通運輸政策發展並不健康,鐵路即使可以快速運送大量市民,但如果接駁的交通服務追不上的話,同樣是徒然的。

隨着鐵路的承載量大升,各種輔助交通工具的承載能力亦獲得提升,包括政府已經准許專營巴士公司引進載客量更大的12.8米加長型 巴士,以及在1994年和1997年增加的士牌照等。

我認為政府亦應該考慮提升專線小巴的運載能力。專線小巴的原廠設計是設有24個座位,只是目前法例硬性規定只准設16個座位,令 應有的運載能力受到限制。所以,我們應該考慮撤銷專線小巴的座位限制,以不超過24個座位為限,我相信這會為本港締造五贏的局面。

第一是市民贏。由於座位由16個座位增加至24個座位,載客量即 時增加50%,有助解決現時市民在繁忙時間等候專線小巴排長龍的問題,縮短候車時間,讓市民得到更好的服務。此外,載客量增加可大為紓緩車費加價的壓力,令市民受惠。

第二是政府贏。這做法令政府能以最環保的方式和在無須花公帑一分一毫的情況下,於繁忙時間立即增加50%的小巴載客量,以解決現時繁忙時間輔助交通工具運載量不足的問題。

第三是小巴司機贏。由於每部車輛的載客量增加,小巴公司有資源可以增加司機的工資、福利和培訓,提升服務質素,吸引更多人入行。

第四是業界贏。這做法可解決小巴業界經營困難和難以繼續經營的困境,亦可以避免終止部分虧損路線,以致影響市民,而增加車費的壓力亦得以紓緩。

第五是環境贏。這做法可釋放現時專線小巴原有的運載能力,不需要增加小巴數目,以最環保的方法即時增加50%的載客量。

我與其他不少團體均曾提出這項建議,但前數屆政府一直沒有理會。面對社會急速變化,政府施政應該引入新的思維,不要再猶豫不決,應立即推出這個多贏方案。

我謹此陳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