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議案發言(2015.11.26)

恢復經於2015年11月25日動議的議案辯論

主席,我很希望社會有更多合理的人,我不是指何俊賢議員,我是指被他撞跌了一袋豆腐的人,因為該名人士只向他收取了 8元。(眾笑) 當然,何俊賢議員也是一個很理性和合理的人,而且他擁有一個我沒有的優點,便是年輕。我相信市民將來一定會欣賞這些有衝勁和合理的人。

主席,過去數年,本港社會 (包括立法會) 一直集中討論政改問題,難免忽略經濟和民生。此外,有些人以為使用政治手段拖慢政府施 政,便能得到市民支持。結果,當世界各地都努力改革,面對新世紀的挑戰時,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的社會和議會,均很可惜地被“政治冰封”,令我們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出現倒退。

其實,這數年我不斷指出香港的競爭力停滯不前,情況令人憂慮。今時今日,香港的競爭力已明顯出現嚴重倒退,加上國內經濟大幅放緩,香港未來數年的經濟前景頗為悲觀。所以,我很多謝陳克勤議員今天提出這項議案,提醒大家要改革,特別是經濟和民生方面。政改風波已曲終人散,未來十年、八年都不會重啟政改,我們正好趁這段時間放下政治爭拗,努力做好經濟和民生的工作。

我認為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如果能夠發展經濟,自然能夠創造更多職位,為社會建立財富,政府便有能力為弱勢社羣提供更多援助,以提升整體市民的生活質素。歐美的富裕國家一直相信這個原則,目的是保障國民的生計。事實上,香港有急切需要改革經濟產業,因為在80年代工業北移後,本港便依賴金融、服 務、貿易、地產和物流等支柱產業。這些行業一旦走下坡,香港便會出現困難。

其實,外國早已預測創新科技的發展將會引領產業出現極大的變化,所以,它們不斷變化和改革經濟產業,推出新一輪工業革命。例如,美國提出再工業化、德國提出“工業4.0”等。專家估計在未來十年、 八年,整個世界會有翻天覆地的轉變,假如香港繼續只做旁觀者,我 們的下一代真的不知該怎麼辦。幸好,現時已成立創新及科技局,我希望創新及科技局不單推動新的科技發展,更希望它能夠帶領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招攬國內外的人才、資金和企業來港,以壯大本港的創新科技產業。但是,我相信要做好這些工作,各部門必須通力合作。 有人擔心創新及科技局不能做出成績,但我相信只要社會一起努力,不要拖創新及科技局的後腿,而是出謀獻策,便必定會取得成功。

此外,創新科技的產業發展可以為本港的再工業化帶來契機。香港過去的工業式微,主要是因為租金和薪酬不斷上升,生產成本太高。現時,使用智能生產方式及資訊科技和物聯網的管理方式,可以大幅提高生產效能,並且提供更切合消費者需要的產品,生產成本未必仍是最重要的問題。如果這類工業回流香港,既可解決本港產業不平衡的困局,還可以為不同階層創造很多優質職位。

我要說說總部經濟的問題。經我多次提議後,政府現已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並決定推動香港成為企業財資中心,從而吸引更多公司在香港成立地區總部,創造更多優質職位。我知道現時投資推廣署和香港貿易發展局都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但要真正做出成績,需要依賴 政策和稅務優惠。可能有人不認同這個觀點,認為會影響香港的稅務結構。但是,如果我們規定投資者享有優惠時,必須聘請一定數量的香港人,便可立即為青年人創造不少優質的職位,其實是“除笨有精”,希望政府認真考慮這個建議。

最後,我必須說說金融業的問題。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證券、銀行和保險業是本港的經濟支柱,過去發展得非常好。但是,自從金融風暴和金融海嘯先後發生,政府對金融機構的監管越來越嚴格。大 家都明白適當監管是必須的,但過分嚴格的監管便變成打壓金融業,令金融業的營運越來越困難。事實上,過分嚴厲的監管只是監管機構保護自己的方法,令金融業“少做少錯”,監管機構便不用負責。但是,這個做法變相扼殺了金融業的活力。我希望政府明白,現在的情況已經十分嚴峻。政府應適當放寬對證券、銀行和保險業的監管,為業界拆牆鬆綁,在監管的同時,亦注重業界的發展,才能令本港的金融業有適當的平衡。

我謹此陳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