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我是今次訪問團的成員,有機會到南韓視察當地廢物管理的情況,實在令人大開眼界。當地不單有先進而完善的廢物管理模式,更大力發展回收業,促使國民養成環保的習慣,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另一方面,南韓成功的經驗令我聯想到,為何香港在這方面的發展會遠遠落後於人?
南韓在廢物管理方面有那麼好的成績,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在過程中亦遇到很多阻力。南韓於1995年推出四管齊下的管理措施,包括減少廢物、推廣商品重用、回收及轉廢為能,結果該國的整體廢物棄置率在幾年間減低了46%。其實,當天南韓的政策與香港今天的減廢 構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該國的經驗很值得我們參考。我認為對香港最具啟發性的是南韓如何克服社會上的阻力,成功推動政策,達到減廢目的,以及大力發展回收業,成為全球都市廢物回收率最高的地方之一。
目前,香港在發展焚化設施及堆填區等問題上,都遇到很多反對聲音,但原來南韓在推動政策之初,同樣遇到不少阻力,例如居民反對在同區興建焚化設施,甚至有市政府反對延長區內堆填區的運作期。南韓政府最終能成功解決問題,往往有賴官員努力,做好諮詢及游說工作。
我舉一個例子,南韓興建焚化設施,政府在準備階段已深入與居民溝通,並邀請輿輪領袖參觀海外最先進的焚化設施,同時安排專家向區內居民講解。另一方面,焚化設施設計美觀,而且採用開放式設計,讓市民看到運作情況,從而打破對焚化設施的負面印象。最後政府更提供經濟誘因,包括為受影響的居民支付大廈管理費及暖氣費, 又從設施的利潤中撥出部分款項,成立居民援助基金,用以改善居住環境。
由此可見,只要政府下定決心,認真與居民商議,想辦法解決居民的疑慮,把影響減至最低,並提出合理的補償,應可以說服居民接受。特區政府目前計劃在石鼓洲興建焚化爐,遭長洲居民反對,雖然政府有與離島區議會商議,但官員顯然需有更佳的游說技巧。長遠而 言,政府應派官員到外國,例如南韓,學習如何做地區游說工作。此外,本港正計劃推動垃圾徵費的工作,由於涉及很多技術性或執行上的問題,而我們並無相關經驗,也應該派官員到南韓或台灣實地學習。
順帶一提,南韓採用的焚化設施十分先進,已可以徹底處理焚化爐排放的廢氣,證實對環境影響極微。本港將來引入類似或更先進的焚化設施,相信社會亦會較為放心。此外,南韓將焚化垃圾視為轉廢為能,是極為正面的看法。將垃圾變成能源,並讓當區居民亦可享受生產出來的能源,我相信這些做法都十分值得學習。
另一個值得學習的地方便是回收業的工作。目前南韓的廢物回收 率是全球最高之一,首爾的都市廢物中,有63%經循環再用,25%被 焚化,12%被送往堆填區,這些數字正好反映南韓回收業的興旺。南 韓政府大力推動回收業發展,除了向小型回收公司提供長期低息貸款,協助開發回收設施和技術,更為新公司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南韓政府最近更決定,為了減少使用堆填區,會加快發展回收業,當地民間團體更希望可以推動回收率上升至80%。
反觀香港,雖然廢物回收率已上升至48%,但仍有52%的廢物要送往堆填區。目前特區政府也正推動回收業發展,例如設立環保園、 向回收商提供短期租用地及推廣廢物源頭分類等措施,但總令人感到政府不夠積極,措施亦未見有很大成效。如果我們要達到政府的目標,即在2022年將廢物回收率提升至55%,便應該參考南韓的做法, 用更主動及積極的方法,直接扶助回收業發展,提供資源及技術協助。
南韓有這麼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但原來他們有一些優勢是我們難以仿效的,那便是南韓國民的團結和愛國。他們願意為國家付出,即使減廢會為市民帶來很多麻煩,為了國家,他們也願意去做,政府亦較易說服市民。相反,香港社會近年內耗不斷,政府推動政策難免事倍功半,但我希望將來在減廢工作中,大家可以更團結,為美好的環境一同努力。
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