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施政報告致謝議案》 (環保及民生政策) 議案發言(2009.10.29)

《就環保問題的發言》

主席: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有關環保的措施,再加上政府目前持續進行的工作,例如「空氣質素指標檢討」的諮詢工作,其實等待市民參與討論的環保政策,實在也不算少,但市民對這些真正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似乎不太感興趣,討論只集中在慳電膽,實在令人感到可惜。

施政報告提出,政府會推動以低耗能、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其中包括的建議,是把本地使用天然氣發電的比例,由現時的百分之二十八提升到百分之五十。其實,這項對改善空氣污染有很大幫助的建議,在實施時會有不少困難,正如在較早前公佈的「空氣質素指標檢討」諮詢文件中所指,擴大天然氣發電的比例,最終會導致電費上升20%,變相增加了市民的負擔。

我想指出,電力是本港最大的污染排放源,天然氣發電可以大大減低二氧化硫及可吸入懸浮粒子的排放,對改善空氣污染有很大的幫助,值得我們投入更多的資源。不過,我認為,政府不應將全數成本轉嫁給市民,因為空氣改善後,會有很多無形的收益,不容易量化,例如市民的健康及香港的形象都會得到很大改善,亦都會更容易吸引到外資來港等。現在,特首在施政報告指,環境局已經開始與兩間電力公司探討,似乎已經有一定的進展,希望不久將來會有好消息。

為改善路邊空氣質素,政府在零七年推出一項32億元的資助計劃,鼓勵車主更換歐盟前期和歐盟I期柴油商業車輛為更環保的新車。施政綱領指出,截止今年九月,只用了約為5.42億元,換言之,該計劃用剩了20多億元,政府則決定如期在明年三月底結束計劃。柴油車輛其實是另一個重要的污染排放源,我認為,政府應利用該筆款項,再提出新的優化換車計劃,甚至可以考慮將資源用來協助巴士公司,更換更環保的巴士。此外,車主不想換車有很多原因,例如擔心前景不明朗,所以新的優化計劃,除了資助換車外,還應為不想換車的車主,提供買回舊車的計劃,然後將車銷毀,以避免車主將舊車賣給新車主,令這些高污染排放的舊車繼續污染環境。

另外,施政綱領提及,政府目前正草擬有關停車熄匙的草案,預計可以在今個立法年度內提交立法會審議。停車熄匙的建議基本上受到市民的歡迎,但運輸業界對職業司機的豁免問題,有很大的不滿,我希望政府推出草案前,能用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不要將矛盾深化。

施政報告建議推廣使用電動車輛,並與兩家電力公司合作,在明年底推出電動車輛租賃計劃,讓市民親自體驗駕駛電動車輛的好處。我十分支持上述的計劃,亦相信是大勢所趨。本港近日有自行研發的電動車上市,很快成為大眾的焦點,我相信只要電動車的技術越來越成熟,自然會吸引到大批市民轉用電動車。

施政報告又建議,邀請學校簽署環保午膳約章,承諾避免使用即棄餐盒和餐具,及減少浪費食物。政府會幫助學校改以即場分份的方式派發午餐,可避免使用即棄餐盒和餐具,並可按學生的食量分發食物。這計劃更可以透過親身的體驗,向下一代灌輸環保的信念,以便從小養成環保的習慣。其實,日常生活中有好多生活細節,只要肯做多一步,就可以為環保出一分力,而政府肯帶頭去做,得到的成績一定會更好。

《就社會民生問題的發言》

主席:今年施政報告的施政綱領,在關懷以及投資社會方面提出的措施其實不少,總共提出了27項新措施,並有46項持續進行的措施。

政府在這方面提出的工作,在數目上的確不少,但細心看,你會發現不少的建議,都是屬於一些小項目或一次性的措施,未能夠徹底解決問題的核心,對症下藥。例如在解決貧富懸殊方面,仍需要有更前瞻性的措施。以下,我會就個別項目逐一討論:

第一項係跨區交通津貼的問題。我明白政府會按原定的時間表進行檢討,預計於年底前完成。不過,由2007年計劃展開至今,由於計劃旨在鼓勵居於四個指定偏遠而就業機會較少地區的人士積極尋找就業機會,所以未有將計劃擴展至全港各區。

但事實是,有很多住在不同地區的基層市民,都同樣面對?跨區工作以及交通費高昂的問題,以致影響他們尋找工作的誘因。他們所面對的問題,同住在指定四個地區的基層人士所面對的,都是一模一樣,但卻不獲資助,原因就是因為不是住在指定的四個地區,這一點,正反映政策本身存有矛盾及不公平的地方。

舉一個例,有一個基層人士家住小西灣,東涌以及元朗分別有兩份工作可以讓他選擇,人工有五、六千元,但車錢連同來回時間,七除八扣之後,人工所餘無幾,對他來說,高昂的交通費一樣令他卻步,但因為他不是住在四個指定地區,令他無資格申請資助而推掉工作。

所以,我認為計劃應擴展至全港各區,只要符合資格,便可申請。政府可能回應,措施的出發點是鼓勵住在偏遠地區人士到市區工作,如果將計劃推至全港各區,就會令計劃失去原意。

大家都知道,政策在實際推行時,跟預期的結果都會有一些距離,所以政策才有不時檢討的需要。我希望由這一點帶出一個訊息,就是政府提出一些的政策,原意本來是很好的,但往往因為缺乏通盤以及周詳的計劃,最終在執行時先至發現問題,以至未能夠做到完全「到位」,因而備受批評。

政府在扶貧工作上可以做得更有效,但我留意到,今年的施政報告,用上不少篇幅,提到打擊青少年吸毒的工作,當中的措施我是非常支持。

報告另一點提到的,就是家庭核心價值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並特別提到從家庭角度研究及處理問題,創造對家庭有利的環境,以及促進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我個人非常之認同這一點,因此,我除了支持設立最低工資,令僱員可以過?有尊嚴的生活之外,我亦非常希望政府能夠帶頭研究,甚至與企業合作,研究在香港推動更多改善工作環境的措施。 香港經濟發展蓬勃,多個行業都已成熟發展,加上醫藥發達,退休的年齡正不斷延長,高層職位供不應求,年青人向上游的機會愈來愈少,難度愈來愈高,一方面令不少在職人士特別是年青人透不過氣,感到很大壓力;另一方面,有些年青人可能因為找不到工作而氣餒,最終造成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

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一班打工仔為了工作,很多時連休息以至食飯的時間都沒有,又怎樣可以創造到對家庭有利的環境,促進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呢?

我認為,政府應該盡早正視香港打工仔生活壓力愈來愈大,以及未來所引伸一連串的社會問題。

我一直認為,僱主與僱員的關係,不應該是對立,而是互相扶持與合作,和諧共處,政府其實可以帶頭甚至與企業合作,研究改善香港工作壓力的措施,例如參考外國的做法,進一步推行更多不同形式的彈性上班措施,讓僱員可以靈活運用時間,陪伴自己的父母、配偶以及子女之外,亦可持續進修,提高工作質素。

最後,我想討論一下全民退休保障的問題。大家都明白,強積金有其可取之處,但依然有很多缺陷,好像一場金融風暴後,如選擇了高風險基金,很多人在強積金的投資中均有損失;另一個缺陷是,香港低收入人士非常多,在低收入的環境下,即使加上僱主的供款,款額也很有限,肯定不足其退休之用。

因此,我覺得全民退休保障的研究其實是刻不容緩,政府一定要研究這件事。政府現在這裏做一些,那裏做一些,提供一些津貼,其實絕對不能解決香港的問題。香港絕對有需要研究設立一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令每一個人皆能安心安享晚年。怎樣可以做到這件事呢?我覺得政府不必太擔心,亦不需要逃避,因為事實上人口老化,大家已有共識,在本會亦已有共識,亦明白其嚴重性。

一個社會,其實與一個人一樣,一定要趁年青、有能力的時候便儲蓄,就像這個計劃一樣。我們要趁有盈餘,工作人口仍然很多的時候便要儲蓄,但不要自欺欺人,一定要將整盤數目計算清楚。我想,把這些議題及數據攤出來討論,大家便有依據作辯證,去決定做還是不做,抑或展開另一些政策去解決這個問題。

十多二十年後,香港人口進一步老化時,可能會有更多人需要依靠政府來養活,如果屆時政府才開始去研究,就會太遲。我希望政府真的下定決心,繼醫療融資方案後,就全民保障制度盡快展開研究。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