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改革移民及入境政策” 議案》議案發言(2019.03.21)

代理主席,我一直認同香港的移民政策及單程證制度,是可以按照實際的情況作出優化及修改,但有關的優化及修改應該建基於香港的人口政策、經濟發展及社會承受力,並有全面的研究。只 要有實質的理據,我們可以與中央商討,爭取中央的支持。不過,如 果有人將社會問題完全歸咎於單程證,將新移民妖魔化,實際只是政治炒作,目的是想挑起社會矛盾,從而攻擊政府,根本不想為香港解決問題。

同時,我必須一提,社群或種族如果產生矛盾,有可能會產生極嚴重的後果。近年世界各地發生不少血案,我們必須引以為鑒。今天 的議題雖然名為 “改革移民及入境政策”,但主要仍然是針對單程證移 民。單程證移民是否真的拖累了香港,還是對香港也有貢獻呢?我覺得社會先要清楚討論這件事,才可下判斷。

社會上有不少人說,單程證移民大多數是香港草根市民在內地娶 的妻子,她們的學歷不高,來港入住公屋及靠綜合社會保障援助 (“綜援”) 過活。事實上,單程證新移民確實是以基層為主,但今時今日, 低學歷、靠綜援過日子的人士只是少數。根據政府的調查,2018 年來港的成年單程證移民,有 90%具中學學歷,有 23%具大學學歷,他們的年齡中位數是 33 歲,當中有大約 60% 表示預備在香港工作,不打算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家庭照顧者。家庭照顧者對社會的貢獻,大家亦很清楚。另外,有人說新移民都是想來港領取福利,這也不是事實。 調查顯示只有 5.5% 的受訪者接受政府經濟援助。

從以上數字可見,新一代的單程證移民大多數都年青力壯,平均學歷亦不斷提升,是香港基層工作的生力軍,對香港的經濟有貢獻, 大家有目共睹。過去 20 年,大約有 100 萬名單程證移民來香港,但香港整體人口的淨增長只有 22 萬。如果沒有新移民,估計香港便失去 40 萬勞動力。大家試想想,我們的零售、飲食及服務行業等各行各業,如果沒有這群勞工,後果實在難以想象。同時,本港人口持續老化,將來亦需要大量基層員工為香港服務。

事實上,98%的單程證移民來香港是為了家庭團聚,香港人固然有居港權,港人配偶或父母來港團聚都是基本人權,受到《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公約》”) 保障。過去,每當談到政治問題, 反對派便高舉這項國際公約,但現時談到新移民問題,便將《公約》拋諸腦後。談人權也有雙重標準,那怎樣能令人信服他們呢?反對派亦說,他們要家庭團聚可以返回內地,這是蠻不講理。如果一個家庭的父親在香港工作,他又怎樣回內地團聚呢?

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輪候時間。正如政府也說過,如果港人與外國人結婚,其外國家屬根本無須輪候,只須符合有供養人等條件,便可以直接申請來港,通常 6 星期便完成審批。但是,港人內地配偶用單程證來香港,便要輪候兩三年。今天有議員提出,單程證要引入同樣的供養人條件,但現時大部分單程證移民並無申請綜援,引入供養人條件後,只要符合有關條件,單程證申請人便應該與港人外國家 屬一樣,可以立即來港,沒可能再有配額,否則就是歧視。我相信反對派更不想看到這個情況。至於透過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的內地專才,其實他們都是本港經濟的推動者,與外國來港的專才相比,貢獻不遑多讓。香港有不少 人有一種看法,以為香港仍然是生金蛋的天鵝,不需要外來的貢獻, 這種天朝心態其實大錯特錯,香港早已靠 “食老本” 為生,表面風光, 實際上競爭力不斷萎縮,只是靠金融、地產支撐全局,所以,我們很需要輸入專才來增加競爭力,亦需要大灣區來擴大市場空間。

另外,有人說單程證移民搶走社會資源,甚至是醫院迫爆的元兇。這種說法實在令人懷疑。根據傳媒的資料,到急症室求診的人是以老人家為主,主要是因為人口老化所致。近年,單程證移民年齡中位數是 33 歲,單程證移民雖然也有 60 多歲的人士,但每年由數百人至 2 000 多人不等,只佔整體人數數個百分點。雖然中青年人也可能生病,但沒可能說以中青年為主的單程證移民,就是迫爆醫院的元兇。據報,政府正全面作出統計,將來我們可以先看數字,才作出判斷。

另外,有人說填海造地計劃,主要是為了建屋給新移民居住,這言論根本是誇張得離譜,新移民初到埗,即使申請公屋,都要排在現時數十萬輪候人士後面,怎可能說填海造地計劃是為了將來讓這群人 “上樓” 呢?他們沒可能先 “上樓”。香港人一向精明,政府哪些政策是為香港人好,大家心中有數。

數年前,大家不斷說很羨慕新加坡的組屋制度,今天我們的填海計劃,就是學新加坡。這個本來是一個大喜訊,將來人人有樓住,但 是,現在有人跟你說,為免讓新移民得益,我們不要填海,一起沒樓可住。這些真的是荒唐至極的說法。我們與其羨慕新加坡,不如效法新加坡填海造地,將來人人有樓住,人人住好些。

我謹此陳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