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推動重建高樓齡公共屋邨”議案》議案發言(2022.11.10)

多謝代理主席。 居住問題一直都是香港人的痛點。 政府近年不斷努力,亦已成功覓得足夠土地應付未來10年的公屋需求, 但建屋並非一朝一夕的事, 遠水救不了近火, 最新輪候公屋時間已達6年。 特首在他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中,為了進一步減少市民的輪候時間,提出興建“簡約公屋”、大幅壓縮造地時間,以及4年內將輪候公屋時間“封頂”至4年半。 這些措施涉及很多複雜的政策因 素,做起來一定會遇到諸多阻力。 政府現在不避困難、主動迎接挑戰,正顯示出新政府的決心和魄力。

梁文廣議員今天提出“推動重建高樓齡公共屋邨”議案,以改善居住環境及長遠增加公屋供應, 我原則上是支持的。 事實上,房委會於2013年曾對22個老舊屋邨進行重建評估研究,但目前只計劃重建3個屋邨。 現時,全港的租住屋邨包括房協的屋邨在內有1個屋邨樓齡達70年,4個屋邨樓齡達60多年,另有10多個屋邨樓齡達40至60年, 其中多個屋邨已出現老化,確實到了需要重建的地步。

事實上,立法會幾年前已討論過有關建議。 政府當時指,由於要編配公屋單位予受重建影響的居民,公屋供應會因而減少, 反令輪候時間增加,而重建單位亦要等候多年才可推出。 如果目標是增加短期公屋供應,重建是不可取的。 政府亦保證會全面勘察各個老舊屋邨,以確保大廈結構安全。

政府的說法雖有一定道理,但不應因此而拖慢重建步伐, 政府的想法過於保守。 事實上,這些老舊屋邨的大廈雖然不會構成即時危險,但內部出現老化,時常出現漏水、天花剝落、石屎下墜、鋼筋外露等問題; 同時,不少老舊屋邨都受鼠患影響,環境衞生惡劣。 隨着樓齡增加,這些問題只會日益加劇,對居民造成莫大困擾。 如果真的要等到公屋有充足供應,這些老舊屋邨隨時要等到80、90大壽才有機會重建。

另外,雖然重建要安置居民,新屋邨亦要用上約10年才能落成, 但落成後會對社會帶來很多好處,除了可解決居民的困擾,更可達美化環境之效,改善市民生活。 不過,最重要的是,重建可以增加長遠公屋供應。 新屋邨可用盡地積比率, 而且按照測量師學會的建議,新屋邨更可增加樓高至50層, 屆時便可增加25%的單位供應量。 因此,重建既有好處,也有困難,但如果現時因為困難而不進行重建,那就只會把問題多積壓十多二十年,屆時更加麻煩。 長痛不如短痛, 政府應該下定決心進行重建。

至於安置問題,也有辦法解決。 華富邨便是政府大膽破格的例子, 政府將華富邨附近幾幅綠化地帶改為安置屋邨,讓居民可以原區安置。 政府應繼續參照這個方法,為其他老舊屋邨尋找重建機會。 此外,有多位議員提議用“螞蟻搬家”的方法,逐步遷拆。 現時,很多屋邨都有空置的學校、市場可改建用作安置的臨時房屋。 同時,屋邨也有不少寬闊空地,政府可考慮興建“插針式”房屋, 亦可借用部分公園範圍興建臨時房屋, 最後更可資助居民購買綠置居。 因此,辦法一定有。 政府只要不怕困難,用“螞蟻搬家”的精神,逐步推展重建的概念和工作,絕對是可行的辦法。

多謝代理主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