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近日為咗擴建堆填區嘅問題而爭論不休,老實講,今時今日我哋仍然被逼用堆填嘅方法去處理垃圾,就係因為香港管理廢物嘅政策同好多其他政策一樣,自從回歸以來一直原地踏步,結果而家社會就嚐盡苦果。我哋成日話要學台灣,但其實台灣以前管理廢物嘅工作比香港落後,甚至會嚟香港吸取經驗,後來台灣下定決心,引入生產者責任制政策,並喺二千年實施廢物按量收費,11年間減廢65%,而家竟然成為香港嘅學習對象。
香港被逼要擴建堆填區,係無辦法之中嘅辦法,亦都警醒我哋,一定要下定決心引入新嘅廢物管理政策,等我哋可以早日減少堆填數量。事實上,環境局早前公佈咗《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提出推動以「惜物減廢」為主題嘅廢物管理政策,建議喺2022年前,把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由現時嘅每日1.27公斤減至0.8公斤,同時加入焚化技術處理垃圾,並擴大垃圾回收嘅規模。
政府嘅目標係要喺10年內減廢4成,外界擔心目標訂得太過進取,但過去台灣及南韓都同樣能夠10年內大幅減廢,佢哋做得到,只要我哋決心去做,一樣可以做得到。當然,如果我哋嘅社會仍然只顧鬥爭,唔理社會及經濟嘅改革,任由社會繼續原地踏步,香港遲早都難免會變成臭港!
環境局局長近日透露,政府即將成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督導委員會,負責研究及推動回收業長遠嘅發展,包括考慮以現時嘅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推動回收業嘅發展計劃,長遠更可能成立回收基金,提供經常性補助。我好高興政府有咁嘅決定,政府過去一直任由回收業自生自滅,回收業長期面對經營困難嘅問題,主要因為經營成本高,包括租金貴及人手需求大,而回收到嘅物料,大都只能平價出口外地,喺咁情況下回收業根本難以得到發展。
政府而家終於醒覺,唔再堅持所謂大市場嘅方針,放棄過去唔肯用公帑去補貼私營行業嘅傳統做法。坦白講,要回收業呢啲競爭力咁低嘅行業壯大發展,為我哋社會服務,就一定要政府嘅推動及補貼,否則唔可能有乜嘢成績。況且,政府嘅補貼唔係單單資助回收業,而係補貼全港嘅環保工作,因為回收業係有好重大嘅社會職能,實質上係推動廢物循環再造嘅工作,而且亦都能夠創造大量嘅基層職位,就算每年要投入數以億計嘅資源,政府亦應該去做。我希望委員會能夠早日成立,並盡快定出資助嘅範圍及條件,俾回收業界早日開展工作,政府嘅藍圖就有機會得到落實。
另外,我都想講下廚餘嘅問題。目前,根據環境保護署嘅統計,都市固體廢物中竟然有多達4成係廚餘,情況可謂十分驚人,反映出香港人浪費食物已去到令人震驚嘅地步,而且廚餘係廢物中臭味嘅主要來源,對社會構成好大滋擾,亦構成衛生問題。所以,要減少產生廢物,最快有效嘅方法係鼓勵市民減少浪費食物。政府已經推出「惜食香港」運動,推動香人減少浪費食物,近日有宣傳片喺電視中播出,宣傳片拍得唔錯,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其他活動嘅宣傳效果只係一般。
我認為,要收到最好嘅效果,應該提升運動嘅層次,邀請政府高層加入督導委員會,並帶頭去宣傳惜食香港嘅訊息,特首及司局長亦可以以身作則,制定官員請客時惜食嘅節約原則,同時引導社會討論惜食背後嘅問題,包括浪費、廢物及衛生等問題。事實上,我認為,應該將「惜食香港」運動及減廢文化嘅資訊,列入學校通識科目之中,希望可以直接向學生教授惜食及減少廢物嘅價值觀,因為宣傳活動只能起短期作用,唯有教育先至可以喺學生心中建立長達嘅價值觀,惜食嘅訊息可以持續下去。
最後,我仲想講下堆填區嘅問題。今次堆填區嘅風波,突顯咗全港性同地區性嘅矛盾,大家都明白擴建堆填區係有實際需要,但各區都希望唔好喺我哋個區擴建。其實,全世界都有類似嘅情況,外國政府通常會為受影響嘅地區提供補償,以緩和市民嘅不滿,我哋都可以考慮為受影響嘅地區提供新建嘅泳池、圖書館,甚至減免居民電費及差餉。我希望,政府可以拿出最大嘅誠意,同居民溝通,並盡量做好補償工作,設法減低實際影響,務求可以緩和地區不滿嘅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