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新職業文化運動》動議通過議案(2009.12.17)

2009年12月17日(星期三)舉行的立法會會議「促請政府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新職業文化運動」議案辯論

陳健波議員的原議案

香港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經濟成熟的社會,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不斷減少,不少僱員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晉升機會大減,加上沉重的工作壓力,令他們容易對工作及生活產生挫敗感,對香港社會的長遠發展有負面的影響;就此,本會促請政府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新職業文化運動,以緩解因各種工作問題而引發的生活壓力;教育市民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除了工作以外,健康人生還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事物;鼓勵市民發展多元人生,包括建立和諧家庭、公益社會、追求知識等等;政府同時亦要讓僱主明白,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模式,可以消減員工的工作壓力,增加他們對工作的熱誠,達到提高生產力及工作質素的目標,亦可減少勞資糾紛,最終令勞資雙方同時得益;有關的政府措施包括:

(一) 成立專責小組,以新思維為香港度身制訂一套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新職業文化政策,並將多元的健康人生訊息注入社會各個階層,令市民明白人生的成就,不單來自工作,建立和諧家庭、公益社會等亦是人生重要的成就;

(二) 由政府牽頭推行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新職業文化,成立特別基金,以資助各行各業的公司按自己的需要,積極推動更加靈活的彈性上班文化,以及其他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措施,令香港成為更具活力及競爭力的城市;

(三) 鼓勵企業推出政策,以配合員工在工作與生活平衡方面的需要,包括為員工及家屬提供支援,協助解決例如由工作壓力引起的情緒問題,並鼓勵企業為員工推出公益及工餘興趣活動,讓員工享受豐盛的生活,以及凝聚員工士氣,提高他們對工作的熱誠;及

(四) 鼓勵企業推出彈性假期政策,當員工面對人生重大事情時,可以為他們提供特別的休假,例如陪產、進修、恩恤假等。

陳健波員動議通過議案的發言:

我今日提出的議案題目,是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新職業文化運動,工作與生活平衡是從英文Work-life Balance翻譯過來,有好多人來問我,這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原來不少香港人都不知道工作與生活平衡為何物,這大概也反映出港人只懂得工作,而忽視生活。

簡單來說,工作與生活平衡就是指僱主推行的措施,讓員工在工作之餘,同時注重個人及家庭生活,以緩和因工作與生活失衡而造成的壓力,具體的措施包括彈性上班時間、彈性的假期政策、對員工及其家人提供支援等等。這理念在歐美已經流行了20年,在各地政府推動及各大企業響應下,已經成為一種企業文化,由於員工的生活質素得到改善,企業也因員工的生產力提高而得益,所以被視為僱主及僱員的雙贏方案。在本港,一般人對這個概念或許感到陌生,但本港亦有多個大型企業已推行有關的措施,並且得到良好的成績。

我想先指出,今日的議案是想喚醒各界,對工作及生活壓力的關注,有人或者會認為,現在最迫切的社會問題,是基層的貧窮問題,我深感認同,亦一直積極支持各項扶貧措施。亦有意見認為, 立法推行最高工時更能即時令員工受惠。但呢類咁具爭議性嘅課題係需要時間去協商, 唔係咁容易即時實行, 所以我希望先推動工作生活平衡職業文化。

主席,香港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經濟成熟的社會,大家都看到,我們的下一代,正面對住社會向上流動機會不斷減少、工作壓力不斷提高的工作環境,令到年輕一代對工作以及生活產生好大的挫敗感,最終產生不同的社會問題,包括吸毒、濫藥、隱蔽青年等等的問題,這種情況長此下去,必然對社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多個調查都顯示,香港人工作時間太長。在香港眾多的工作中,其中一個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作,就是傳媒。很多前線記者一天的工作時間,高達十至十二個小時,個別截稿時間較遲的傳媒,記者為了留守到截稿前,工作時間就更加長,加上記者「食無定時,瞓無定時」,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影響到他們的健康。

其實,香港記者工作的時間以至他們工作的質素,絕對不比其他發達國家的記者低,但他們的薪酬、福利卻比不上其他發達國家的記者,加上超長的工時,直接令到行業裡面的人才不斷流失。香港擁有新聞及言論自由,實在有賴記者多年努力,我希望傳媒機構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酌量調節記者工作的時間,比多一點時間記者去休息或者進修,令到行業更加能夠健康發展。

講到社會向上流動機會不斷減少的問題,特首曾蔭權在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亦特別提到這個問題,並指出六七十年代香港充滿社會流動的機會,只要努力就有出頭的機會。我對此有深刻的感受,啟發我對社會流動的問題,有另一層次的體會,亦間接引發我提出今次議案。

回想我自己的前半生,可以稱得上十分幸運,在充滿社會流動機會的六七十年代投身社會工作,當年香港經濟正處於起飛的階段,我進入一間銀行由練習生做起,工作十分辛苦,但卻有可觀的回報,不斷獲得晉升的機會,類似我的情況在當年十分普遍。及至八十年代,本港出現前途問題,引發大批市民移民海外,當時各大機構均出現大量高級職位的空缺,包括我工作的銀行,而我亦因而獲得更多晉升機會。

不過,任何收穫都要付出代價,我要花大量時間在工作上,工作與生活極度失衡,除左好夜才能回家,好多時周六周日都要工作。現在,我年紀漸大,開始懷念我兩個兒子成長的過程,但我在腦海裡找不到太多回憶,而只能靠太太憶述來回味當年的趣事,原來我為了工作而錯過了不少兒子成長的片段,我現在才知道這是人生的寶藏,明白到人生中除了工作外,還有好多值得我們珍惜的事情。

這亦令我體會到,如果大家能多抽時間照顧家庭,除了能夠享受天倫之樂,也對不少家庭問題有幫助,例如父母有多點時間陪伴子女成長,會大大減低子女吸毒的機會。所以,我倡議的工作與生活平衡,對下一代也有重要的意義。

回看目前的情況,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大幅減少,員工拚命工作,放棄個人及家庭時間,換來只是疲累的身軀,而並非錦繡的前程。長此下去,會為社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實在非香港社會之褔。今日的議案就是要鼓勵員工,重視個人及家庭生活,明白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份。

我在05年開始加入一間德國公司工作,開始了解到外國人對工作及生活的態度,我發覺外國人好注重生活質素,原因是外國經濟發展成熟,晉升機會可能比香港更少。他們除了工作,還重視生活、個人的興趣及公益事業,從中發掘出自己的興趣,甚至人生的意義,所以無論工作發展得是否理想,大部份人都生活得十分愉快。

我工作的公司今年按照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原則,開始為員工引進一些措施,當中主要是彈性上班時間,僱員每日除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必須在公司外,可以自行決定上班及下班時間,公司的管理層更可以完全自由決定上下班時間,公司採取信任的態度。結果我們上班實際時間沒有減少,卻可以自行調節上下班時間,以配合生活及家庭的需要,例如可以抽時間接送子女返學或放學,或者上班前去做運動,甚至提早下班去做義務工作。

環顧世界各地,不少國家或者城市的政府,都非常之關注市民在工作與生活兩方面的平衡,而且很早已經意識到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鼓勵企業或者僱主推行各種各樣的措施,令僱員在工作與生活上取得平衡發展。

我參考過歐、美以及亞洲多個國家及地區的政府,在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方面的工作,其中我覺得新加坡政府的做法,實在有不少地方值得香港借鏡。

為了推動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文化,新加坡政府的人力資源部門(Ministry of Manpower)特別設立了一個名為「WOW」的基金,去鼓勵新加坡的僱主推行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措施,新加坡任何機構,包括私人公司、非牟利機構以至政府機構,只要證明僱用五名或以上的員工,便可以向基金申請撥款。

根據新加坡政府人力資源部門的官方網頁,基金的撥款分為兩期,每期撥款最高分別為10,000新加坡幣,申請機構可用撥款作為計劃80%的資金,換言之,企業只需自負計劃20%的資金。 按照基金規定,第一期最高撥款為10,000新加坡幣,用作資助企業推行彈性上班等計劃,而每個機構只可申請一次。如計劃推行順利,有關機構其後可申請基金第二期最高10,000新加坡幣的撥款,甚至再向基金額外申請90,000新加坡元的撥款,用作推行更多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措施,例如聘請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專業顧問;購買設備,如手提電腦,容許員工在辦公室以外工作等。不過,申請額外撥款的機構,必須僱用在過往六個月失業的人士,而所有受惠的機構,更必須定期向政府提交報告,檢討計劃成效。

新加坡政府更會定期舉辦比賽,選出推行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最佳企業,以作表揚。

在新加坡,推動平衡工作與生活的企業不單得資助及表揚,根據新加坡政府的分析,企業推行各種各樣的措施,協助員工紓解生活的壓力及問題,絕對有助提高員工的生產力及工作效率。新加坡政府的統計更指出,僱主在推行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工作上,平均每花1元,回報率就有1.68元,措施絕對可以令僱主與僱員達致雙贏的局面。

事實上,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措施,僱主亦會同時得益,在外國一直被視為勞資雙贏方案,獲歐美各大企業支持。總括而言,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措施可以提升企業的聲譽,減低勞資對立情況,以及可以吸引和挽留員工,同時幫助員工減低壓力,除可提高士氣、增加團隊精神外,更可以減低員工患病的機會,最終達到提高生產力、改善工作質素的目標。此外,僱主如果能減低員工流失,就可以節省重新招聘及培訓新員工的開支。

為了全面推行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政策,我建議政府成立專責小組,以新思維為香港度身制訂一套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新職業文化政策,包括推動彈性上班文化。同時,可以參考新加坡的經驗,成立特別基金,以資助各行各業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措施,為員工及家屬提供支援,例如由工作壓力引起的情緒問題,或為員工推出公益及工餘興趣活動等。另外,政府應鼓勵企業推動彈性假期政策,當員工面對人生重大事情時,可以為他們提供特別的休假,例如陪產、進修、恩恤假等,以便員工可以集中精神處理生活事務。

有不少人都認為,香港是一充滿競爭社會,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措施對大多數的員工來說,無疑是奢侈品。但正因為本港是一個充滿競爭壓力的社會,大部份的家庭問題,或多或少都與此有關,所以需要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職業文化。我相信只要大家下定決心,逐步推廣及落實上述的理念,我們會有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主席, 本人謹此陳詞。

陳健波員對各修正案的回應:

今日的議案有三位提出修正的議員,我不打算逐一作出回應,只會重申一些原則。三個修正都分別提及規管工時問題,我想強調,今日的議案是倡導一種新職業文化,是以鼓勵方式進行,因為我深信勞資雙方不應處於對立層面,應該係互諒互讓,達致雙贏局面。

事實上,規管工時係一個需要大量諮詢同討論才能達致社會共識,我們才考慮立法。假如各項修訂不能通過,我希望不會影響原動議,令我地可以向工作及生活平衡走一大步。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第一次回應

主席, 首先我要多謝陳健波議員提出關於“促請政府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新職業文化運動”的議案辯論, 亦多謝王國興議員、黃成智議員和李卓人議員提出的修正案。

我們和陳健波議員一樣,都認同平衡和健康的生活對市民和社會的發展非常重要。

“工作與生活平衡”, 從字面上來看, 似乎工作並不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事實不然,這種說法的意義在於如何有效地安排工作和工作以外的其他重要活動, 在當中取得平衡。工作以外的其他活動可以有很多種,家庭對大部分人來說是首要的,此外,公益社會、追求知識、運動休閒等亦十分重要。有數點值得留意的是“工作”一詞並不帶負面意義,一個人如何平衡他在工作和進行其他活動所需的時間是很個人的問題,有人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失衡是因為工作量太多,另一人可能認為失衡是因為工作量太少,而工作量的多寡是沒有客觀標準的,須視乎個人性格、價值觀、優先次序、對壓力的承受程度、對工作的熱愛程度、工作帶來的滿足感、公司的文化、人際關係,甚至心理和其他實際需要都是值得考慮的,所以每一個人生活的平衡點都不同。

因此,我們認為協助僱員達致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最合理做法,便是讓勞資雙方直接和坦誠溝通,商討最適合雙方實際情況和需要的僱傭條件和工作安排。

我們鼓勵僱主採納“以僱員為本”的良好人事管理措施,而採納“家庭友善僱傭措施”便是我們其中一個重點推動項目,以鼓勵僱主協助員工兼顧工作和家庭的責任。

我在這裏要表揚陳健波議員,你剛才談及你自己的經驗,你的企業,你作為一個良好僱主採取的管理措施,這是值得很多人借鏡,例如彈性的上班時間。當然每個企業有它自己的運作情況,我覺得你能夠體恤員工,又顧及到公司的運作,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值得我們推介。

勞工處重點推動家庭友善僱傭措施,我們希望僱主能以人為本,體貼僱員,因應他們不同人生階段的家庭需要,給予特別假期,例如婚姻假、侍產假、恩恤假、家長假等,甚至員工有需要,如孩子放榜或要找學校,一天半天的,可彈性地讓他去,甚至有老人家要覆診,可不可以離開幾個小時呢? 這些真可以說純粹是有彈性的處理。

此外,我們更鼓勵僱主設立靈活和彈性工作安排, 並向僱員及其家人提供生活上的支援,如壓力或情緒輔導服務、醫療保障,甚至子女託管服務及舉辦家庭同樂日等。

在推動家庭友善僱傭措施方面,勞工處的主要宣傳及推廣活動,或許讓我簡單說說。包括有:舉辦研討會;透過勞工處18個涵蓋不同行業的人力資源經理會和9個行業性三方小組定期開會推廣有關信息, 我們並定期討論實施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和相關的良好人事管理方法;在全港不同地點舉辦巡迴展覽, 以及製作刊物和報章專輯等。

勞工處現正製作短片,以推廣家庭友善僱傭措施。短片內容將介紹家庭友善僱傭措施的類別和形式、推行這些措施對僱主和僱員所帶來的各種好處,以及消除公眾人士對這類措施的一般誤解等。

由此可見,今天的議案所提出的推動平衡工作與生活的職業文化,與政府的政策目標互相脗合,我們亦會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我們贊同亦同意陳健波議員提出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文化,應由向市民,尤其是年青人,推廣正面的人生價值觀開始。

家庭是我們生活中極重要的範疇,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重視家庭的文化,使市民認同家庭是建構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在民政事務局牽頭下,政府部門一直大力支持及推動“愛與關懷”、“責任與尊重”、“溝通與和諧”的家庭核心價值,鼓勵巿民“愛多啲·一家人”。

不同的諮詢組織,包括家庭議會和公民教育委員會等,亦一直透過不同渠道和形式的宣傳活動和宣傳片,積極推廣家庭核心價值,鼓勵巿民和家人共聚一堂,共享天倫樂,提倡重視家庭,關愛家人的觀念。我們相信,通過觀念上和價值觀的改變和潛移默化,可以幫助巿民反思家庭的重要性,提醒他們在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誠然,能夠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是追求健康和多元人生的重要環節,而懂得如何保持健康,不論對工作或生活其他方面都有益處,其實平衡就是健康。因此,政府極力主張市民要關注自己的健康。我們都知道工作與健康息息相關。勞工處一直都非常重視僱員的職業健康,並透過不同的宣傳和推廣活動來加強僱主及僱員對職業健康的認識。在提高僱員的職業健康方面,健康生活模式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各行各業的僱員如果能奉行健康的生活模式,包括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均衡飲食、恆常運動、保持心境開朗,以及避免吸煙等,身體便能保持在最好狀態,有助提升工作效率,並可輕輕鬆鬆應付每天的工作和挑戰。香港人普遍工作忙碌,大家都知道缺乏運動,容易因長時間工作而引致筋肌勞損。事實上,正如許多已發展國家的職業健康狀況一樣,與工作有關的肌骨骼疾病已成為香港備受關注的職業健康問題。

勞工處的職業健康診所,我們有兩個診所一個在粉嶺,一個在觀塘,有關的資料亦顯示,在2009年,即今年首3季到診所求診的病人當中,近九成患上與工作有關的肌骨骼疾病。要有效預防肌骨骼疾病,我們應該養成勤做運動的習慣。適當和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活動機能,減低筋肌勞損和受傷的機會。運動更可以幫助消除緊張的情緒,使我們在工作時更輕鬆。

在工作以外的其他生活範疇, 政府亦積極與各界合作締造有利環境,讓市民生活健康化,同時也使健康生活化。衞生署倡議世界衞生組織發表的“飲食、身體活動與健康全球戰略”,推行多項全港性的大型健康推廣及宣傳活動,鼓勵市民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了推廣體能活動,衞生署與不同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和專業團體攜手合作推行了多項活動,舉例來說,包括“普及健體運動”、“運動處方計劃”和“行樓梯健身心”一連串的運動推廣健康生活。衞生署亦與區議會、社區團體和地區人士緊密合作,籌辦多項以社區為本的促進健康活動。

在促進精神健康方面亦同樣重要,因為精神健康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康復諮詢委員會每年都聯同多個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攜手舉辦全港性的“精神健康月”活動, 提高市民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和重視。衞生署亦製作了一系列健康教育學習資料及視聽教具,其中包括精神健康的主題,而其他有效的資訊傳播途徑計有24小時電話錄音資訊熱線、通訊、網頁、報章健康專欄、電台、電視節目和傳媒機構的訪問等。

香港人工作繁忙,事事講求效率,工作壓力自然無法避免。適量的工作壓力有助激發僱員的潛力和潛能,提升工作效率,但工作壓力過大當然會對員工的生理及心理帶來負面影響,例如出現頭痛、失眠等徵狀,甚至導致焦慮、抑鬱和高血壓等病徵,引起酗酒和暴食等行為問題,亦會影響家庭和諧和工作表現。此外,工作壓力過大亦會對機構事實上造成很多負面影響,包括員工士氣低落、生產力下降、工作意外,特別是工業意外頻生、機構形象因而受損, 其實是一個全輸的局面。

因此,僱主及僱員應該攜手合作,致力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改善工作質素和締造和諧的工作氣氛,以減低工作帶來的壓力及負面影響。除了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外,僱主亦應妥善編排員工的工作、明確界定每個崗位的職責,以及教導員工良好管理壓力的方法。僱主亦應諮詢員工意見,共同找出壓力來源,這點很重要,並坦誠溝通,這都有助保障員工的職業安全和健康。

近年,勞工處致力向僱主及僱員推廣正確認識及處理工作壓力,並編寫了一份名為《工作與壓力》的刊物,介紹工作壓力的常見來源、對員工的影響,並提供一些適合個人及機構預防及處理工作壓力的實用方法。此外,勞工處在今年製作了一個印有“燦爛笑容”的紓緩壓力球,我手上這個就是紓緩壓力球,有5種顏色。我們免費派給參加勞工處所舉辦的職業健康講座的僱員。這個壓力球有甚麼特徵呢? 它上面有些很特別的東西,寫了“精神五得”及勞工處轄下兩間職業健康診所的預約電話,一方面提醒僱員在工作及生活上要“五得”,這就是“玩得、食得、衰得、做得及瞓得”,正確和積極處理壓力; 另一方面,鼓勵他們在有需要時一定要尋求專業的意見和醫生的協助。我已經把單張和這個球送去你們的辦事處, 希望你們覺得會用得着。

此外,勞工處編製了兩套關於伸展運動及有氧運動的小冊子和教育視像光碟,以鼓勵在職人士多做運動。這些刊物除可在勞工處職業安全及健康部各辦事處免費索取外, 亦可在勞工處網頁下載。

勞工處定期舉辦公開職業健康講座,以推廣職業安全及健康信息,當中包括“工作間伸展運動”、“正確處理工作壓力”等極受工友歡迎的講座。為方便僱主和僱員參加,勞工處更會派同事親自去到他們的工作場所,為員工在現場舉辦講座。勞工處在2006年至2008年間共舉辦了750個有關健康講座,參加人次超過28 000人。藝術、體育和康樂在陶冶性情,促進精神和身體健康,以及強健體魄方面亦有一定的功效,這是毋庸置疑的。在藝術方面,政府致力營造有利藝術創作的環境,並推動市民參與文化藝術活動,令生活更富姿采。每年政府和文化藝術界都會舉辦各式各樣、不同的文化活動及主題藝術節,讓不同興趣及生活方式的人士可以選擇參與。我們亦十分重視培育藝術人才,以助香港文化藝術產業的蓬勃發展。在康體方面, 大家對這方面都很有興趣, 政府一向致力推廣“體育普及化”政策, 為市民提供康樂及體育設施,並透過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和獲資助的體育總會或體育會舉辦的各式各樣的康體活動,鼓勵所有市民,不論老幼,經常參與康體活動,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政府作為全港最大的僱主,亦積極推動平衡工作與生活的職業文化和家庭友善的僱傭措施。

大家剛才都談過在2006年7月,政府分階段實施5天工作周措施,以提高公務員的家庭生活質素。目前,每周工作5天的公務員超過10萬人,佔公務員實際僱員人數約68%。這項安排讓員工有更多時間與家人共聚天倫、進修,以及參加康體活動等, 十分受同事的歡迎。對未能改行5天工作的員工, 政府鼓勵各部門在諮詢員工後,研究可否在恪守5天工作周的基本原則及不影響提供公眾服務的情況下,制訂新的或修改現行輪值安排, 讓更多員工按“每周工作5天、休班兩天”的值班模式上班。公務員培訓處在其“公務員易學網”內設有“工作、生活、平衡站”的電子平台,提供有關資訊予各級公務員。平台內容包括如何減輕壓力、提升情緒商數,以及介紹強身保健、有益身心的活動等。公務員培訓處亦不時舉辦有關作息平衡的講座,內容包括保持健康快樂心態、提升工作效率及滿足感,以音樂改善生活質素等。

主席,我們和陳健波議員一樣都非常重視市民享有健康、平衡的生活。不過,我們並不單單關注市民在工作和生活各方面所用的時間的平衡分配,因為這只是健康人生的一部分,我們最終的關注點是全人的健康和正面價值觀的建立。各有關政府部門的政策和措施都會循着這個方向, 通過不同渠道以期達致全民身心健康的同一目標。

主席,我謹此陳辭。在聽取議員的意見後,我會作一個更詳細的回應。多謝主席。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第二次回應

代理主席,我一再多謝陳健波議員提出原議案,亦多謝王國興議員、黃成智議員和李卓人議員提出修正案,以及其他16位議員發言。就各位提出的寶貴和有用的意見,我現在作扼要的回應。

我首先要一再強調,政府鼓勵僱主採納“以僱員為本”的良好人事管理措施,並重點推動“家庭友善僱傭措施”。我剛才已解釋過,由於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平衡點皆不同,協助僱員達致工作和生活的最佳平衡,因此應透過勞資雙方直接和坦誠溝通,從而商討有利於雙方的僱傭條件及工作安排。

《僱傭條例》為締造“家庭友善”的工作環境提供了基本條件,包括各類假期,例如休息日、法定假日、年假、產假,以及對懷孕僱員的職業保障。僱員如果在與僱主協議的情況下缺勤,例如因家事而要放取無薪假期,其僱傭合約的連續性便不會因缺勤而受影響。

成功締造“家庭友善”的工作環境,有賴整體社會的通力合作。僱主可以按機構的規模、個人資源及文化, 彈性地實施不同形式的“家庭友善僱傭措施”,以符合機構和員工的最佳利益。在推動“家庭友善僱傭措施”方面,勞工處會繼續透過涵蓋不同行業的人力資源經理會及行業性三方小組,以及在不同地區舉辦巡迴展覽等渠道及活動,擔任促進者的角色,以期向僱主、僱員及普羅大眾進一步宣傳有關信息,並鼓勵僱主在工作場所多採納這些措施。

勞工處及其他政府部門由於已向僱主和僱員積極推廣工作與生活皆必須取得平衡的概念,我們因此認為在這階段無須為此課題特別成立專責小組。事實上,我們各部門均已經協調,並同心協力一起做這件事。

黃成智議員建議引入“家庭影響評估”的機制,以檢討公共政策和行政措施對於不同模式家庭的影響。我想在這裏說,有關引入“家庭影響評估”,政府其實已採取適當的措施。政府在制訂公共政策時,往往要顧及不同持份者的需要,亦是從所謂的全方位和多層次的角度來考慮政策有可能會帶來的影響。政策局與部門在制訂政策的過程中,會從“家庭為本”的角度來審視政策, 以評估有關政策和措施對家庭的影響。

黃成智議員亦提出推動“家庭日”的建議。家庭議會和其他團體一直透過不同途徑,積極推廣家庭核心價值。在未來1年大家均知道特首已在施政報告中交代了家庭議會將繼續透過舉辦全港性的開心家庭運動,包括考慮舉辦類似家庭日、家庭周,甚至是家庭月等活動,以鼓勵巿民共建香港人所珍重的家庭。

王國興議員、黃成智議員、李卓人議員和梁家騮議員均一致建議政府要立法規管工時,以及為僱員提供休息時段。我明白議員和勞工界人士的出發點和看法。不過,我想解釋,規管工時是一項十分複雜的課題,對本港的社會經濟會產生深遠影響, 加上社會在現階段對這問題無共識,我們一定要小心考慮。我們現正集中精神處理最低工資的課題,暫時無意在這階段為工時這問題立法。

我們明白長時間工作對員工的健康及社交會產生不良影響, 因此,勞工法例規定了工作及休息日的安排。我們亦瞭解連續長時間工作而沒有休息, 是會產生疲勞現象的, 有時候亦是導致工業或工作意外的成因。提供休息時段,是解決因連續長時間工作而產生疲勞的一個方法。

為處理此問題, 勞工處事實上在2000年曾就休息時段作出深入研究, 並諮詢勞工顧問委員會(“勞顧會”)及其轄下的職業安全及健康委員會的意見。當時勞顧會的結論很清楚,便是第一,他們認為在這環境下,我們不應立法規定休息時段,因為此舉有可能會令一些小型公司或企業增加經營成本,以及減低工作人口,以應付個別行業、貿易或職業獨特要求的靈活性。

另一項結論, 便是僱主和僱員應該按其特定運作的需要,透過協商來作出休息時段安排,這是最適當的做法。勞工處在2003年7月根據此項共識,制訂了《休息時段指引》,以提醒僱主和僱員重視休息時段,並鼓勵他們透過協商來訂定既適合僱員,又能應付業務運作需要的休息時段安排。我們在編製該指引時,已諮詢不同行業的組織和委員會,包括勞工處的行業性三方小組,以及職業安全健康局的行業安全及健康委員會。

勞工處會繼續宣傳推廣該指引的務實方針,亦會鼓勵僱主和僱員按其特定運作的需要, 透過協商作出適當的安排。

王國興議員和余若薇議員皆提及“去僱傭化”, 並特別提到對“假自僱”情況的關注。基於現今社會的經濟實況和工作需要, 以承包和自僱形式提供服務,在許多行業中均越趨普遍,亦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一環,對經濟發展事實上有一定的好處,並讓巿民可享有按照其個人情況獲得或提供服務的彈性。

不過,我明白到部分立法會議員及勞工界人士均非常關注有關所謂的以“假自僱”合約來逃避與員工建立僱傭關係及支付僱傭權益的情況。“假自僱”的確是剝奪了僱員的權益,亦會導致僱主觸犯法紀,我們因此一定要予以遏止。即使僱員在合約中被描述為判頭或自僱人士,但如果雙方實質上存在僱傭關係,僱主仍然要履行其在法律上的責任。

這點很重要,而當局在較早前的人力事務委員會會議上亦已作出一個全面的交代了。僱主一定要向那些被稱為“假自僱”人士的僱員償付可追溯的法定福利。事實上,這是絕對不可取的做法,亦得不償失。視乎他有否觸犯勞工法例和《僱員補償條例》,這樣做亦有可能會產生刑事責任的後果。大家近期由於對這問題表示關注,勞工處因此已三管齊下,以務實的措施來處理“假自僱”問題。

或許讓我簡單講述,第一,我們加強推廣及宣傳;第二,我們提供更完善的諮詢及調解服務;及第三,我們加強執法,包括鼓勵所有僱員如果覺得自己可能受到“假自僱”的問題所困擾,便可以致電勞工處的熱線2815 2200, 我們會積極跟進。如果證據確鑿,我們一定會依法辦事,檢控僱主,以確保員工權益不受損害。

至於政府部門方面,一直以來,政府均有聘用常額編制公務員,亦有聘用非公務員合約僱員, 以及以不同種類的合約形式, 包括外判在內,以應付人手和服務需要。各政策局及部門會因應政府的招聘政策、財政及運作上的考慮,致力以最具成本效益及效率的方式,為市民提供服務。政府亦不斷提升外判工作質素,包括採用公開競爭的投標過程、訂定合適的服務水平及合約條文、監察及評估服務,以及未經政府同意不可分包合約, 即再判出去, 以保障工人權益。

對於黃成智議員建議政府立法增設侍產假,而王國興議員則提出統一勞工假和公眾假期,我想作一個扼要的回應。現時,大家均知道香港的僱員可根據《僱傭條例》享有各類假期,包括休息日、法定假日、有薪年假及產假, 這些假期為締造家庭友善的工作環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一直以來,政府會因應香港社會的轉變和經濟發展的步伐,不時檢討勞工法例,以確保這些法例可切合勞資雙方的合理訴求,以及使法例賦予僱員的保障能與時並進。對於有建議要求立法增設侍產假及把勞工假與公眾假期統一為17天, 我們在考慮修改或增加與僱傭有關的福利時,有需要小心考慮及評估措施對僱員的就業機會及僱主的經營成本有可能會造成的影響,而最重要的,是致力尋求勞資雙方的共識和支持,以確保政策能夠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至於陳健波議員的原議案建議成立特別基金,以資助企業推行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措施,我是明白他的想法的。不過,陳議員,我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們認為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僱主制訂措施來協助僱員平衡工作和生活,這樣做除可令僱員直接得益外,更可為僱主企業本身帶來實質回報。企業在協助僱員實行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措施後,僱員在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將得到有效紓緩。員工身心健康,生病或職業意外自然會減少,缺席率亦會降低。

此外,企業協助僱員實行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措施,亦可提高員工士氣、加強團隊合作精神,還可吸引及挽留優秀人才,同時亦可提升企業品牌,從而進一步加強僱主企業的競爭優勢。因此,我們認為政府無須在經濟上資助企業實行相關措施,我們應該鼓勵企業主動去做這些事情。

關於陳健波議員提出對年青一代的成長和發展的關注,我們是完全認同的。此外,王國興議員亦提倡僱主要鼓勵和資助員工進修,我們對\此亦認同。政府其實已在這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鼓勵和資助市民持續進修和終身學習。最簡單的,便是我們的教育是以“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為明確目標的。教育局在2009年, 即今年9月實施的新高中課程, 再次肯定全人發展的重要性。學生須透過均衡而多元化的課程,建立廣博的知識基礎、學好兩文三語、學會學習(這點很重要)、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以及培養溝通、創意和批判性思考等共通能力。其中學生更可透過“其他學習經歷”, 根據個人的性向來培養興趣, 以及在德、智、體、羣、美方面獲得均衡發展。這些有意義的學習經歷, 更有助於拓展學生的視野,使他們成為積極、有識見和負責任的公民,並能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促進年青一代的全人發展。

為鼓勵市民終身學習,教育局在2008年建立資歷架構,同時推出資歷名冊, 顯示有質素保證的課程, 供市民選擇。資歷名冊上現時約有5 600項課程, 涵蓋眾多範疇, 修讀模式包括全日制修讀和半日制兼讀等,適合不同人士的需要。換句話說,有許多渠道給市民進修,以提升他們的能力。大家均同時知道我們設有持續進修基金, 而在今年7月, 我們再注資12億元,以繼續它的運作。只要是年齡介乎18歲至65歲的香港居民,不論其教育程度、就業情況和經濟狀況,在成功修畢基金登記的課程後, 便可以申請獲發還八成學費,每名申請人的最高資助額為1萬元。

原議案和修正案亦關注到年青一代在社會向上流動和發展事業的機會。今年的施政報告亦提出,在面對全球化競爭時,我們一定要時刻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走向高增值的識型經濟、維持我們的領先優勢,以及創造更多優質工作機會。我們除了會繼續鞏固四大傳統支柱產業外,亦會積極扶持6項優勢產業。大家均很清楚行政長官所強調的,包括創新科技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環保產業、教育產業及醫療產業等。這些產業長遠可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發展事業的機會,亦可以培育人才,促進社會向上流動。

我們也明白有低技術職位的員工和基層市民, 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否則的話,他們會被淘汰。因此,僱員再培訓局亦加大力度,事實上亦投放了不少資源來培訓一些有需要幫助及要轉型的勞工。我們會在2009-2010年度提供123 000個培訓名額,以滿足這些人士的需要,另外的2萬個預備名額在有需要時亦可以提供。

主席, 我剛才簡單介紹了政府在促進市民的身心、工作、價值觀、學習和生活多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我們生活的各方面均與健康息息相關,平衡工作和生活是其中一環。我們所重視的全人健康,並非只是一個理想概念,而是關乎精神、體質、工作、家庭、社交、心理和成長等各具體方面的平衡發展。政府各有關部門多年來協力循着這個宏觀和全面的方向,在多方面提倡健康生活,並推廣家庭核心和其他正面的社會價值觀。我們會繼續努力推動全民的健康和平衡的生活。

主席, 我謹此陳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