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捍衛學術自由》議案發言(2014.03.27)

主席,近日有人公開質疑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 (“港大 民研計劃”) 總監鍾庭耀所進行做的民意調查 (“民調”),是否有不妥善的地方,一時間引起社會熱烈討論。我對民調研究方法沒有深入的認識,但近日看過各方面的爭議,相信很多市民跟我一樣,心裏有很多疑問,希望相關的研究人員能夠進一步解釋。

首先,我要指出,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而學術自由更是本港珍貴的資產,我相信沒有人會不支持。不過,我相信今次的事件,不應該隨便上綱上線,將之等同為干預學術自由。事實上,學者公開發表自己的學術研究後,會有機會被其他學者、大學或社會人士質疑,甚至挑戰,提出的學者通常會作出辯護,務求令有關研究能夠精益求精,而只有經得起考驗的研究,才會被學術界、社會接受,令學術水平得以提升。

同樣道理,鍾庭耀公布民調研究後,有人質疑他的處理方法,我們沒有理由說他受到干預,有關的民調研究同樣需要面對公眾,面對外界的質疑,這些也是學術界經常發生的事情。問題是外界的質疑是否有道理、有根據,如果沒有道理,研究人員可以據理力爭,只要能夠清楚解釋,社會一定會支持。不過,如果質疑是有道理,研究人員亦需要檢討。

今次事件引起的爭議,是有人質疑港大民研計劃在3月所進行的調查,當時在998位受訪者中,有615人給予特首50或以上的分數,當中29人給予100分,383人給予50分以下,有91人給予0分。質疑的人士認為,民調公布特首民望為47.5分,但實際上逾六成受訪者評分50分或以上,認為民調平均分的計算方法,未能準確反映特首民望,因為有太多人給予0分,質疑港大民調沒有公正持平地發布數據。

我對調查的方法當然不太了解,但作為一名普通市民,看到有關數據後,覺得十分疑惑,為何有逾六成受訪者給予評分50分或以上, 但結論會變成不合格呢? 一般市民當然不會明白是因為用平均分的計法。由於特首民望是一個敏感題目,同時民調有很大的指標作用,對社會有很大影響性,所以有責任做到令各界都信服。所以,有人提出質疑,不能夠說是不合理的。

鍾庭耀其後解釋,從未以50分作為民望評分“合格”指標,50分只是代表“一半半”或“中性”,但質疑的人就提出例子反駁,指他的確有說過50分屬合格,包括在第11期的《民意快訊》中表示:“彭定康所得的分數一直能夠維持在50分的合格分數以上”。為何鍾庭耀這麼說,我不想隨便下判斷,但作為一位有閱讀報章的市民,便一定感到十分疑惑。報章經常說特首或某官員評分合格或不合格,為何從未聽聞鍾庭耀公開澄清,任由報章長期誤解他的意思?

另一項令人感到疑惑的,便是調查的透明度。港大民研計劃原來一直沒有全面公開評分的原始數據,當有人質疑後,便在網站加上原始數據的資料,但要使用特別軟件開啟。同時,鍾庭耀在網站表示:“這種透明度,已經超過一般學術與專業要求,希望社會人士珍惜”。老實說,在商界便說有商業秘密,但就學術研究,是應該提供充分的證據或數據,來支持研究的分析,高度透明是理所當然,而且是必須的,而目前的事件明顯讓人覺得透明度十分不足。

以上是我的疑惑,相信也是很多人的疑惑,希望港大民研計劃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釋,平息大家的疑問。總結而言,我認為港大民研計劃在公布評分調查後,有人提出合理的疑問,並提出一定的理據, 不應該被視為干預,而是一項合理的質詢。

我謹此陳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