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經於2015年11月11日動議的議案辯論
主席,過去本港的職業教育曾經做得有聲有色,但眾所周知,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環境息息相關,自從本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後,工業漸漸沒落,職業教育亦漸漸縮減,甚至需要轉型。父母 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升讀大學,認為“工字無出頭”。不過,時移勢易,本港的經濟經過多年發展,已經進入成熟期,甚至出現競爭力下跌的情況,大學生已經不是天之驕子,反而擁有一技旁身,生活更加有保障。
今天有多位議員提出強化職業教育的具體建議,有很多都是真知灼見,而很多同事以德國作為例子。事實上,如果要說職業教育,一定離不開德國,它是世界公認職業教育辦得最好的國家。德國有 48% 的學生選擇升讀職業教育課程,除了職業教育本身辦得成功外,更因為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尊重,認同大學、職業教育兩類畢業生並無高低之分。
無可否認,今天香港大多數的家長仍然希望子女能夠入讀大學, 甚至認為成績不好才會修讀職業教育課程。其實,他們未必完全了解社會的發展,本港已經進入經濟成熟期,意味青年人的上游機會大幅減少,青年人即使勉強升上大學,但畢業後面對職場上僧多粥少的情況,前途實在沒有保障。即使找到合適工作,收入亦未必符合心中理想,這個情況相當普遍。
德國辦職業教育如此成功,我相信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歐洲的經濟早已進入成熟期,青年人的上游機會低,部分歐洲國家的青年人失業率長期處於極高水平。歐洲的青年明白上傳統大學已經無法保證他們可以找到好工作,反而職業教育可以學到一技之長。假如職業教育可以緊貼勞工市場的發展,畢業生還可以順利找到工作。而且,德國把很多前線技術性職業打造成專業技術人員,一般技工都要經過專業化考試,更要穿着專業化的工作服,同時工作環境整潔,亦有廣闊的進修途徑。因此,不論是在形象上或前途上,都能夠給予社會信心,當地學生很願意接受職業教育。
事實上,在一個社會中,一定有人無法適應傳統的教學方式,硬要他們在傳統學校上學,這批人一定不會開心,結果便只會浪費時間。如果職業教育能夠啟發他們對工作的興趣,對於他們和社會而言也會有莫大好處。目前,香港人已經逐漸明白,除了少數精英外,大學生的工作前景未必一定理想。如果我們可以學習德國,把技術性工作提升至專業化水平,並提供進修門路,例如維修技術員可以透過進修而晉升為工程師,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鼓勵子女接受職業教育。
此外,要吸引學生接受職業教育,一定要提供切合勞工市場發展的科目,一些學科如果沒有市場需要,不論多好也未必有用。目前,本港的產業仍然相當狹窄,集中於金融、地產、專業、服務及貿易等行業,發展職業教育有很大局限。為了提升本港的競爭力,為香港人提供更多優質工作,我們實在有需要改善產業不平衡的情況,引入更多不同的優勢產業,例如我們已說了多年的創新科技,甚至有意見提出再工業化的理念。我多次提出,建議政府進一步推動總部經濟發展,目的是引進更多具國際視野的工作,讓青年人有更多選擇。總的來說,我們要發展職業教育,就必須加強其他產業的發展,增加不同的職業崗位,否則以目前的局面,職業教育難成氣候。
與此同時,業界亦要大力支持,除了與職業教育當局保持密切溝通外,亦可以提供在職培訓或實習機會。例如,保險業就與政府合作,推出人才培訓先導計劃,內容包括進修實習和專業培訓等項目,目的是為行業培訓更多專業人才,例如海事保險的專才。業界的投入其實是關鍵一步,我希望有更多行業加入類似的人才培訓先導計劃,並且慢慢發展成為制度化的職業教育。
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