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加快推動智慧城市發展》議案發言(2018.07.05)

代理主席,香港約在 20 年前成功開發電子收費系統八 達通,成為世界最早及最成功的電子貨幣,日後更成為很多國家的模仿對象,香港當時一度被譽為智慧城市的先驅。很可惜,自此之後, 對於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香港無甚寸進,不單被新加坡迎頭趕上,現時連內地大城市包括深圳、上海等都遠遠拋離香港。香港現時智慧城市的建設程度,與其國際大都會的地位並不相配。

所謂智慧城市是利用先進科技,提高城市運作及管理效率,從而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及增強經濟競爭力。去年年底在創新及科技局的領導下,政府訂出《香港智慧城市藍圖》(“《藍圖》”),提出未來 5 年的政策措施,全力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坦白說,鄰近城市如深圳、 廣州、台灣及新加坡,在智慧城市發展方面早已做得有聲有色,我們 現時才推出規劃藍圖,難免被人認為香港走得太慢。當然,有心不怕遲,我們現在要盡力落實《藍圖》內的政策措施,亦要理解我們為何發展得這麼慢,不要再重蹈覆轍。

其實我們起步並不算遲,政府早在 2007 年已開始大力推動 Wi-Fi 服務的發展,以爭取為發展智慧城市定下基礎。可惜到了今時今日, 公共 Wi-Fi 服務仍未達到國際城市應有的水平。政府已投入超過 4 億 元,在政府場地設置超過 3 000 個免費 Wi-Fi 熱點,但審計署 4 月發表報告指出,近四成熱點的網速不達標,有部分甚至無法連線,提供 Wi-Fi 的場地中三成的使用率極低;整項政府 Wi-Fi 服務的覆蓋範圍未能達標,宣傳工作欠奉;而推動公私營合作提供 Wi-Fi 服務的工作 亦進展緩慢。對於一個智慧城市來說,公共 Wi-Fi 服務是最基本項目, 但香港推行了 10 年仍達不到基本要求,就是因為欠缺落實能力。

立法會在 4 月訪問粵港澳大灣區,當時也有參觀內地智慧城市的建設,包括參觀深圳市交警智能交通指揮中心。該指揮中心是全市交通動態管理的神經中樞,可以看到整個城市的交通情況,哪條道路擠塞、交通巡邏警員的分布,以及各停車場實時泊車情況皆一目了然, 讓中心得以統一指揮調配工作。不過,如果要在香港設立類似的交通指揮中心,必定大有困難,因為相關指揮中心涉及很多部門,包括警 務處、運輸署、創新及科技局、路政署、房屋署、民政事務總署、環境保護署等。政府部門各自為政、各有運作及各有權責,如何統籌眾多部門工作?政府應考慮這個問題。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受訪時也表示,關心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他強調,要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收集數據十分重要。政府 將會在尖沙咀、觀塘等地設立 400 支智慧燈柱,燈柱裝有多功能感應器,可以收集天氣、人流、車流等數據。不過,楊局長指出,此項計劃的最大困難不是金錢亦不是技術,而是部門之間的調協——發生事故後由誰負責?誰負責維修?政策牽涉眾多部門,誰有權最終拍板? 這些均是很現實的問題。

《藍圖》涵蓋六大範疇,包括運輸、生活、環境、政府、經濟及人才教育,實際上亦涉及政府不同部門的協作,所以會由特首主持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 (“督導委員會”) 負責督導工作,而創新及科技局將會設立智慧城市辦公室 (“辦公室”),負責統籌各部門的工作。不過,即使有高層次的督導委員會負責監督,具體協調由創新及科技局屬下的辦公室負責,實在令人擔心它是否有能力駕馭及統籌大局。

事實上,根據經驗,雖然本港公務員體系廉潔且高效率,但龐大的隊伍難免有傳統門戶之見,甚至有官僚作風,如果局長或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與其他部門商討,恐怕要耗費大量時間說服不同部門合作,最終更可能徒勞無功。與其如此,倒不如考慮把責任交給政務司司長,由司長親自督導辦公室;創新及科技局負責幕後工作,司長親自發號施令,各級部門自然會加以配合。

正如之前所說,本港耗費 10 年時間推行公共 Wi-Fi 服務也徒勞無功,實在是個寶貴教訓。今次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實在不容有失,如果由更高級的官員親自指揮,我相信成事的機會更高。

我謹此陳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