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制訂單車友善政策,將單車定位交通運輸工具》議案發言(2017.06.15)

代理主席,踏單車是一項有益身心的活動,一直深受年青人歡迎。

近年,環保意識深入民心,單車作為綠色交通工具,自然受到歡迎,而且單車也是一種短途交通工具,在很多歐美城市十分盛行,這種趨勢已經變成一種生活時尚,不少人會踏單車上班。

推動使用單車代步,甚至是交通運輸工具,是國際大趨勢。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會,我認同政府有需要制訂單車友善政策。不過,對於今天的議案,我有點擔心。議案除了爭取制訂單車友善政策外,還 希望鼓勵市民在市區和郊區利用單車代步,以推動低碳運輸,達到環保的目的,但同時可能會衍生出另一些問題,特別是引起更多單車意 外,今天的議案可能低估了有關問題的嚴重性。

事實上,沙田區近日發生兩宗嚴重的單車意外,有兩名踏單車人 士身受重傷。我們看看數據便可得知單車意外有多嚴重。根據政府的數字,過去 6 年,全港有 66 人因單車意外死亡,受傷人數也高達 14 000 人。同時,在全港交通意外中,有 734 名市民死亡,以及 95 000 人 受傷。對比之下,便凸顯出單車意外的嚴重性,平均每年有 11 人死 亡,實在令人震驚。從另一個角度來看,2015 年的數字,涉及電單車的意外有 2 328 宗,但涉及單車的意外有 2 685 宗,即單車的意外比電單車還要多。大家必須注意,這些單車意外已經是嚴重至到醫院求醫的個案,一些輕微個案根本無法統計。

一般人相信,踏單車是安全的活動,但可能沒有想過會發生這麼多意外。如果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和熟練的技術,即使是在單車徑上踏單車,也可能有很大危險性,過去亦曾發生不少單車落斜時的意外。所以,即使政府推動單車友善政策,我認為也應該大力推動安全教育,灌輸市民踏單車的安全知識。

政府早已表明立場,基於安全考慮,不鼓勵市民在市區利用單車作為交通工具。不過,相對於市區,密度較低的新界新市鎮則有條件利用單車作為短途代步之用。同時,政府又強調,任何鼓勵市民以單車代步的措施,必須兼顧香港地少人多,以及發展已經非常密集的情況,並且應該以安全作為首要考慮。

有人會認為,政府的立場過於保守,但如果以安全為考慮,其實是無可厚非的。而且,本港的路面情況的確跟很多大城市不同,香港市中心人多、車多、路面窄、行車車速快、大型車輛多,很多外國人根本不敢在香港駕駛,踏單車的危險性可想而知。所以,經平衡各方面的利弊,我認為可以考慮讓單車駕駛者使用一些非繁忙的市區道路,但必須做好安全配套工作,例如設立專用行車線,但不應該鼓勵他們使用繁忙的道路。

正如之前所說,單車友善政策除了推動使用單車之外,也應該包括推動安全意識。現時法例並無規定單車駕駛者必須佩戴頭盔,但有 不少嚴重傷亡事件正因駕駛者沒有佩戴頭盔所致。所以,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考慮立法規定單車駕駛者必須佩戴頭盔。此外,當單車駕駛者使用一些比較大的道路時,是否需要經過一定訓練或測試呢?這些均須政府進行研究。

此外,議案建議在安全情況下,容許單車可以在指定的寬闊行人路人上行走。我認為有關建議非常有問題,因為踏單車隨時出現失控的情況,同時很多人踏得很快,對路上行人 (特別是小孩和老人) 構成 一定風險,而且執行上也相當困難,不知道哪條路可以走或不可以走,經常改變也行不通,結果只會鼓勵他們使用所有行人路,這也不是政府所樂見的。所以,基於種種安全考慮,我相信政府也要認真研究。

我謹此陳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