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主席。 我十分多謝劉智鵬議員提出今日的議案,議案提出將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並且加入中國地理及文化元 素,以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民族情感及身份認同。 我一向認為正確和充分理解中國歷史,是培養愛國情操的最好辦法, 所以對劉議員的理念完全認同。 不過,究竟用甚麼方法才能夠達到目標,就有更多現實問題需要考慮。
目前,高中有4個核心科目,其中“通識科”已經改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社科”)。 事實上,“公社科”課程有三大主題,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而內地考察的主題就是“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 這些內容其實已經包含中國近代歷史、中國地理及文化知識。 所以,有意見認為,如果要增加學生的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公社科”已經有這些元素,如果認為內容不足夠,亦可以適度增加。 “公社科”是新科目,如果能夠作出微調,就可以達到今日議案提出的目標,相信值得政府考慮。
另外,有教育界人士指出,目前中學文憑試的壓力相當大,所以將“通識科”改為“公社科”,令到課時由250小時,大幅減少到150小時,大大減少學生學習及考試壓力, 教育界、家長及學生都深表歡迎。 如果現在將節省到的課時,用於開設新必修科,學習壓力就無法減低。 另外,目前學校正將精力用於“公社科”, 爭取做好有關的教學工作,準備好文憑試第一次考試,亦要安排有關學生北上考察,這些工作絕對不容有失, 學校壓力已經相當大,所以教育界的擔心可以理解。
主席,我想特別談談,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民族情感,無論是甚麼科目,都不應採用傳統背誦式的教學方法, 而應採用更多立體、靈活及啟發式的教學模式, 用循循善誘的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事實上,“公社科”已經行出第一步,引入考評機制分為“達標”及“不達標”,大大減低考試壓力, 以及引進內地考察,學生可以在課本以外吸收活生生的知識。 目前,中學“中史科”或初中“生活及社會科”,都是比較傳統性及學術性,需要學生背誦很多資 料, 學習模式比較枯燥,實在不利引發學習興趣。 其實,這些科目有很多有趣的事物, 如果學校能夠運用更多軟性、靈活及更立體的教學模式,大量減少背誦成分,減少考試壓力,一定吸引到學生的興趣, 而若學生享受學習,就容易吸收教學內容,自然更容易培養能夠發自內心的國家民族情感。
多謝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