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2023年護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恢復政府法案二讀辯論發言(2024.07.17)

多謝代理主席。香港公營醫療服務長期供不應求,隨 着人口老化,服務需求不斷增加,醫護人員嚴重短缺,導致公營醫 療系統壓力龐大。我支持這項對《護士註冊條例》的修訂,引入非 本地培訓護士,相信可以有效紓緩護士不足的問題。

修訂主要增設數項新安排,有助於提升院舍、診所和公營醫院 人手安排。為確保護士專業質素,以保障香港整體醫療系統的專業 水平,新條文規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護士需要在香港以外地方 取得相關資格,而其課程內容需要與護士管理局認可的訓練課程相 若,並且需要按不同崗位的要求,在取得資格後累積1年至3年全職 臨床經驗,才可以申請。修例後,所有護士續領執業證明書時必須 提供最新的受僱和執業資料,日後護士管理局將可更準確地統計人 力差距預算,從而作出相應措施應付需求。

根 據 2023 年 立 法 會 數 據 顯 示 , 醫 管 局 全 職 護 士 離 職 率 由 2020-2021年度的5.8%,急升至2022-2023年度的11%,相當於流失 超過2 900名全職護士,即差不多是一年的培訓名額。雖然香港護士 薪酬相對吸引,但要吸引更多非本地培訓護士申請者,我認為政府 有數點需要配合。首先,政府需要完善相關配套措施,例如調整輪 班制度,令人手調配更具彈性和公平,確保員工有足夠休息時間, 以免影響醫療服務質素,而且需要改善工作環境和職業發展的影 響。其次,提供員工宿舍,讓非本地培訓護士有適切的居住環境。 另外,亦應考慮積極推動國際合作,開展護士交流和培訓課程,有 助提升香港醫療服務質量,而且此舉亦可提升本地護士的專業技能 和國際視野,從而促進醫療技術和經驗交流。

最新一份醫療人力推算的結果顯示,短、中期普通科護士人手 短缺會進一步加劇,預計到了2025年及2030年,人力差距會達至數 千人。另一方面,工作性質相似的精神科護士,屆時的差距分別是 320及多出60人;助產士方面,屆時的人力差距則是多出1 220人及 多出1 070人。所以,政府在制訂將來的培訓計劃時,應把助產士及 精神科護士的培訓資源改為用於培訓普通科護士。另外,更重要的 是如何挽留醫管局的護士,減少流失,這才是真真正正需要政府深 思的問題,以保障香港的護士人手不會短缺。

多謝代理主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