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代理主席。面對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不足的挑戰, 我們需要以戰略性思維制訂長遠人口政策,既要增加人口,亦要降低香港人口的年齡。多謝盧偉國議員提出原議案,以及其他議員的修正案,讓我們可以深入討論並提出建議,以解決當前人口危機, 為香港未來經濟注入新動力。
首先,我們要正視香港人口老化的迫切問題。截至2024年年底,60歲或以上的總人口數目大概有240萬人,佔總人口超過31%。而截 至2024年3月底,所有成員皆為年滿60歲或以上的長者户有近20萬 户,佔房委會公屋住户總數25%。高齡化人口比例持續上升,導致不同行業出現人手短缺,增加醫療負擔,更直接影響勞動市場的活力和消費動力。經濟學家王于漸教授曾經指出,香港不單要增加人 口至1 000萬,更需要優化人口年齡結構,長遠透過吸納人才定居, 增加勞動力和經濟力動力才有出路。
建議政府採取雙管齊下策略,繼續優化大灣區退休計劃,推出 措施鼓勵65歲或以上長者自願到大灣區城市退休,甚至研究及試行更進取的方法,例如資助願意交出公屋的長者在國內置業。現時公屋户主離世後須交回單位,但資助長者在大灣區置業,令長者有資產承傳下一代,肯定能吸引更多長者轉到大灣區生活。大量長者交回單位,既可加速公屋單位流轉,甚至可重建老舊屋苑,或改建成人才公寓,因此節省的公帑相對付出的資助,肯定是“除笨有精”。
在增加年輕人口方面,建議政府短期內不斷優化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針對性吸納30歲或以上的專業人士,因為他們正處於事業黃金期,既能為香港經濟注入活力,又能帶動家庭消費和教育需求。
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在舊區重建,或修例容許在現有商業用地的大樓改裝成為人才公寓或宿舍,提供配套等,讓他們盡快融入社會,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安居環境,致力吸納30歲或以上的人才來港就業定居。
人口問題直接影響香港長遠競爭力,我們必須盡快研究並制訂人口政策架構,以增強香港在區域人才競爭中的吸引力,為未來的經濟轉型建立堅實的人才基礎。有效規劃人口,香港才可維持更強的消費能力和更蓬勃的創新活力。
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