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落實推動醫療改革》議案發言(2025.01.15)

多謝主席。多謝陳凱欣議員提出今天的議案,以及其 他議員提出修正案,令我們可以討論這項議題。

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問題,隨之帶來沉重的醫療負擔。醫療衞 生方面的開支由2020-2021年度約876億元,上升至2024-2025年度的 1,095億元。政府早前預料本年度的財政赤字約為1,000億港元以下, 我們應該藉此機會進行收支檢討,決心改革醫療體系,將資源重整, 在保障民生和財政之間找到平衡點,確保相關政策可持續、長遠地 執行。

正如其他政府服務,精簡程序、提高效率、減少浪費及杜絕濫 用,可大幅節省開支。經常有報道指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在家中積存 大量各種藥物,最後都被丟棄,這是其中一個需要認真處理的問題。 此外,有意見認為,現時醫療體系存在病床流轉率偏低的問題。目 前正值冬季服務高峰期,自去年12月21日起,公立醫院內科住院病 床在午夜時段的住用率普遍達到100%,個別醫院更高達131%,顯 示病床嚴重爆滿,對醫療資源造成極大壓力。

建議當局深入思考及採取有效措施,以提升病床流轉率為目標, 減少無理佔用病床,更有效地分配醫療資源。當局可以參考國際標 準,制訂科學、合理的病床使用標準,優化病床管理機制,加快病床流轉速度。其次,亦要加快病人出院程序,及時安排符合出院條 件的病人出院,或按需要進行轉介,避免病床被長期佔用。透過提 升醫療服務效率,以同樣的資源服務更多市民,比起一味的興建醫 院,可以更好地集中資源,滿足市民的需求。

另外,在收入方面,現時公營醫療系統的收費標準普遍偏低。 舉例來說,每名急症室病人的運作成本高達2,400元,但實際收費僅 180元;普通科住院費用每天僅120元,但住院病人每天的平均成本 卻超過7,000元,可見收費未能反映醫療服務的成本和價值。現時公 營醫療已完善機制,減免綜援受助人、長者生活津貼高齡受惠人及 低收入人士等弱勢群體的醫療費用。因此,經濟上有困難的市民已 經得到充分保障。

建議參考私家診所的收費標準,將公營醫療的收費適當提高, 但同時確保仍然處於公眾可以負擔的範圍。透過價格調整,既可減 輕政府在醫療方面的負擔,更可引導部分非緊急、非重症的患者轉 向私營市場尋求服務,從而釋放公營醫療系統的資源,令公營醫療 可以更專注於為真正有重病的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優化醫療資 源配置,提升醫療服務的整體效率與質量,為市民提供更公平、高 效的醫療保障。

面對龐大的醫療開支,政府應有效地分配和利用醫療資源,全 面審視現有醫療開支結構,既要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 求,為更多市民提供更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亦要合理控制醫療 成本,避免對公共財政造成過大壓力。

多謝主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