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主席。近年地緣政治急速惡化,估計明年情況更 加嚴峻。以往我們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歐美的業務,但這種情況已 經成為過去式。未來幾年,我們要做好準備,迎接更多挑戰和困難。
面對新的環境,香港各行各業都需要轉型。多謝林健鋒議員提 出今天的議案及其他議員提出修正案,令我們可以在此集思廣益, 探討政府可以如何改善本地營商環境,協助本地企業發展。我全力 支持林健鋒議員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招商引資、優化人才政策、 支持中小企持續發展,以及完善現行與營商有關的政策等。
但我在此想特別談談陳仲尼議員提出的修正案。我很贊同政府 需要全面審視現有政策、法例框架及監管成效,深入探討是否有空 間為各行各業拆牆鬆綁,並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降低合規及經營 成本,從而助力企業以更高效的方式營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以保險業為例,近年來,行業的合規條款不斷增加,包括IFRS 17(譯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風險為本資本制度及保 單持有人保障計劃等。業界普遍向我反映現時生意越來越難做,繁 多的條款令保險業失去以往靈活多變的競爭優勢。
業界固然明白合規標準必須達到國際水平,但也期望政府可以 全面檢討各項合規條文,為行業拆牆鬆綁,務求既能符合國際要求, 同時又能保持適度寬鬆,以營造一個優質的營商環境,讓行業得以 可持續發展。
做生意賺不到錢,當中涉及很多複雜因素,但開支方面相對固 定。如果能夠有效降低合規成本,讓企業輕裝上陣,減輕在轉型過 程中的負擔,經營壓力自然就沒那麼大。再加上電子化和人工智能 的助力,企業可以大幅精簡人手,從而減低經營成本,這些優勢無 疑可以吸引更多公司選擇香港作為它們的地區總部。
另外,香港憑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很多企業 都希望以香港作為連接內地的橋樑,接通內地的龐大市場。然而, 現時內地與香港兩地未有任何互認機制或很少互認機制。以保險業 為例,兩地的保險業監管制度和合規資格並未實現互認,所以香港 的保險業要進軍內地市場,不單要遵守香港的監管和合規要求,還 要符合內地的監管標準。香港的保險公司為了迎合兩地的要求,需 要製作兩份不同的財務報告,並在運作上符合兩套不同的合規要 求,經營成本大幅上升。相反,如果可以用一套標準,完成兩邊的工作,就可以大大節省成本。希望政府能夠為各行各業(包括保險業) 爭取與內地監管機構合規互認,實現真正的互聯互通,有利於吸引 更多國內企業來香港設立國際總部。
同時也促請政府繼續推出稅務優惠政策,吸引全球頂尖人才來 港發展,推動行業創新和進步,令香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 出,進一步強化香港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地位。
多謝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