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檢討小販管理政策,激活地區經濟》議案發言(2025.06.04)

多謝代理主席。香港小販文化承載着幾代人的集體回 憶,亦是我們的文化特色之一。街頭巷尾的流動小販經營模式,不止見證着香港的發展歷程,亦成為我們其中一個本土文化特點。然而,隨着社會變遷,現時的小販管理政策明顯與時代脫節,長此下去,這種香港獨有的文化特色將會被淘汰,我認為需要檢討和革新。 多謝梁文廣議員提出原議案及其他議員提出修正案,讓我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小販牌照基本上分為兩類:固定攤位小販牌照和流動小販牌照。 現時小販行業正面臨傳承危機,截至2024年9月30日,香港有4 885個 固定攤位牌照、244個流動小販牌照。流動小販持牌人年齡為70歲或以上的人數佔總流動小販持牌人數的78%,加上流動小販牌照不 能繼承或轉讓,直接導致持牌人年齡嚴重老化。如果政府認為值得保留流動小販制度,建議政府建立更完善的傳承制度,適度放寬流 動牌照轉讓或繼承的限制,讓這個充滿香港特色的行業能夠繼續發 展。

其次,流動小販的生存空間因城市的轉變而縮減。香港道路規劃以車為主導,導致街道比以前更狹窄。持牌人在缺乏合法的替代 經營場所之下,經常因阻街而被食環署以非法擺賣的罪名驅趕甚至 檢控。建議政府在合適的社區劃設“小販專區”,制訂兼顧市容管理和小販權益的經營範圍;加快將合資格小販遷入新建的公眾街市,為他們提供穩定的營商環境,避免持牌人“擺到邊、趕到邊”的情況 不斷出現。

再者,現行法例對流動小販“助手牌照”有所限制,流動小販持 牌人不得申請“助手牌照”,嚴重影響日常經營。很多較年長的小販 因為無法短暫離開攤位而被迫縮短營業時間,甚至小販車被沒收, 直接影響生計。建議政府修訂《小販規例》,擴大“助手牌照”適用 範圍,容許流動小販申請“助手牌照”,讓持牌人有彈性的空間營商。

檢討小販管理政策的同時,我們亦需加強衞生監管並制訂標準, 特別是經營食品的相關小販攤位。建議政府鼓勵小販更新設備以符 合現代衞生標準,同時加強巡查和教育,提升整體行業水平,這樣 才能鼓勵更多青年繼承牌照甚至投身行業。

小販元素是香港的獨有特色,而旅客的旅遊模式亦有所轉變, 越有文化藝術特色的地點就越受歡迎。政府最近公布首階段9個旅 遊熱點項目,值得支持。建議政府持續革新,納入特色小販元素, 讓旅客體驗最地道的香港風情,從而體現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特 色。

我謹此陳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