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波議員:多謝主席。今時今日,社會面對急速人口老化,加上願意投入全職工作的年輕一代減少,人才短缺問題日益嚴重。經過 3年疫情,在家工作成為常態,全球都出現追求work-life balance(譯文:工作與生活平衡)現象,把彈性工作安排視為選擇工作時的重要考慮因素。多謝林振昇議員提出今天的議案,讓大家可以討論。
隨着科技進步,在家工作模式在疫情後進一步普及。在家工作為僱員提供了更大的彈性,即使工作時間不減,但減少了交通來往時間,結果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另一方面,有部分年輕人不願意投入單一全職工作,而有部分人(特別是有育兒需要的婦女或是退休人士)可能因為全職工作時間未能配合個人需要而無法投身職場,導致勞動力短缺問題持續。如果彈性工作制度普及,僱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縮短或彈性調整工時,縮短工作天,這樣便可以吸引更多人投入勞動市場。
現時,經合組織內至少有10個先進成員國(包括英國、法國、荷蘭、德國、西班牙及澳洲)已經制定了具體法例,賦予僱員法定權利,可以要求僱主縮短工時或作出彈性工作安排。僱員可以書面方式向僱主提出關於工時、上班時間或工作地點的要求。僱主需要在指定時間內作出回應,而大部分要求都會被接納。當然,如果僱主有合理解釋,例如涉及額外業務成本或對營運有不利影響,都可以拒絕。
為搶人才,新加坡亦效法西方國家的做法,在今年年底開始,僱員可向僱主提出四天工作周、增加在家工作天數或調整工時等彈性上班要求,成為第一個推行這種制度的亞洲國家。雖然指引無法律效力,但要求公司建立一個正式的彈性工作安排流程。如果日後制定法例,推動過程便會更為順利。香港僱主特別關注經營成本和成效,要他們接受更靈活工作安排,恐怕需要更多理據及適應。然而,放寬辦公安排以留住人才已經成為全球趨勢,實行只是早晚的事,所以企業應該保持正面態度,因為研究顯示,彈性工作制度可以提升員工滿意度及忠誠度,減少病假,提高生產力和效率。僱主亦可以藉此吸引及留住人才,減低員工流失率。
香港人的工作步伐急速,工作強度大,生活節奏強,跟西方國家難以相比。我們可以參考新加坡的做法,訂立一套標準和指引,簡化相關程序,方便企業跟隨,踏出彈性工作的第一步。香港政府必須與時並進,加大力度推動彈性工作制度,紓緩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美國有調查公司發表“2022年工作生活平衡城市排行榜”,香港在工作過勞方面排名第二,顯示僱員的工作生活平衡狀況嚴重失衡,心理健康值得關注。
在推動彈性工作制度方面,需要政府與企業攜手合作及支持。政府可以參考先進國家的彈性工作政策,從僱員涵蓋範圍、彈性工作範圍、僱員申請及僱主回覆程序等方面展開研究。長遠來說,這些措施絕對可以提高僱員的工作效率,同時可以改善僱員的身心健康。
多謝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