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建立健全產業鏈、供應鏈及相關服務,構建香港成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議案發言(2024.06.27)

多謝主席。國家近年爭取和平崛起,但受到歐美敵視及打壓,國際形勢日益緊張,引發出多輪貿易壁壘,甚至發生貿易戰,導致不少企業出現產業鏈、供應鏈斷裂。部分內地企業計劃把工序移到海外,以重建產業鏈,以及規避歐美關稅。與此同時,香港出口貿易受地緣政治影響,復蘇步伐緩慢不前,所以推動本港出口貿易升級轉型,亦是刻不容緩的事。財政司司長提出一個高瞻遠矚的新方案,建議把香港打造成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吸引內地企 業來港設立管理離岸貿易的區域總部。

多謝廖長江議員提出今天的議案,我全力支持司長的建議。建議是香港重要的發展方向,打造出全新的外貿模式。所謂“跨國供應 鏈管理中心”是由特區政府設立單一窗口,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為打算“走出去”、但缺乏海外經驗的國內企業,提供商業運作、生產模式、市場資訊、供應鏈管理、貿易融資及人才供應等諮詢服務, 從而吸引企業來港成立區域總部。所以管理中心稱得上是生產過程中的指揮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事實上,發展管理中心,香港有絕大優勢。首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貿易中心,金融及專業配套齊全,更與國際接軌,而且掌握國際最新資訊,企業來港有充足的支援。其次,是融資及跨境結算的便利,政府將會透過信保局為來港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另外企業可以用mBridge(譯文: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作跨境結算,所以企業無須擔心資金調動問題。其三,創新科技薈萃,香港正全力發展創科,5間百強大學及眾多創科企業可以提供最新的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最後,國際人才供應充足,企業無須為人才而煩惱。

不過,香港雖然有眾多優點,但面對這個層面廣泛的計劃,我們都有不少困難必須克服。首先,內地企業的目標國家,一定不會是香港熟悉的歐美等地,而是東盟、非洲及中東等“一帶一路”國家。香港近年積極與“一帶一路”國家發展關係,但暫時仍未足以為企業擔任“帶路人”的角色,香港必須加緊努力。第二,要協助企業到海外拓展生產基地,由於層面太過宏大,政府可能並無足夠、全面的經驗,但香港人有邊做邊學的精神,相信問題可以解決。另外,希 望將來可以做好一站式服務,香港過去只是扮演中介角色,這次我們要積極參與,甚至要扮演經理人,主動幫助企業處理困難,甚至 成為企業的後盾,讓企業可以放心來港發展。第三,歐美將會持續打壓香港,如果將來管理中心做出成績,歐美可能加強打壓力度,所以香港也要研究反擊的措施,做好一切準備。

此外,我認為香港推動管理中心的發展,應該考慮邀請大灣區 內地城市參與或協助,以爭取多方共贏的局面。據了解,大灣區有數以萬計的生產企業,當中不少都有海外業務,有需要將部分工序 “走出去”。這些企業是香港的目標客户,當然,企業不是因為香港 而“走出去”,但香港作為大灣區一分子,應該協助其他城市減低因 企業“走出去”的影響,例如發展雙向的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計劃,協助“一帶一路”企業“引進來”,到大灣區投資。同時大灣區城市亦可以合作重整區內產業鏈和供應鏈,或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從而尋找新的機遇。

多謝主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