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1@4x

議會工作

《加速發展智慧政府,更好協助市民融入大灣區生活》議案發言(2025.03.26)

多謝主席。科技發展迅速,智慧政府已經成為許多國家或地區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的重要策略。香港必須緊貼步伐,充分利用大數據、雲端設施、人工智能等技術,做到跨境數據互聯互通, 為市民提供更高效和便利的服務,助力市民融入大灣區生活。

首先,智慧政府的核心在於數據流通和共享。近年,政府積極 推動“智方便”平台發展,目標在2025年實現政府服務“一網通辦”。 自簡化自助登記功能後,“智方便”登記用户人數已經超過330萬,方便市民填寫政府電子表格、使用數碼簽署功能、登記“非觸式e-道” 等服務,確實“好使好用”。建議政府繼續優化“智方便+”服務,包括 將“智方便個人碼”由現時只應用於物業處所的訪客登記程序上擴大適用範圍,例如與大灣區和其他程式的數字身份、公共交通等系統對接,進一步便利出行。同時,亦要做到長者友善,加強宣傳, 鼓勵市民登記和使用。

在數據互聯互通的基礎上,我們需要進一步推行大數據雲端運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協助政府更高效地處理大量數據,同時降低資訊科技基礎設施的成本。建議政府將更多公共服務的數據資料遷移至雲端,讓市民和相關部門在獲准的情況下,隨時隨地透過雲端存取相關服務,從而大幅提升服務的便捷性和靈活性。政府亦要確保雲端系統能夠安全地運作,定時進行安全風險評估,防止系統受 到攻擊。

市民在大灣區生活、旅遊、退休等,最關心的就是醫療問題, 跨境醫療數據共享可以為市民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醫健通”於 2024年7月推出“跨境健康紀錄”和“個人資料夾”兩項新功能,主要是供合資格領取長者醫療券並已登記“醫健通”的長者使用。合資格用户在醫衞局指明和認證的境外醫療機構就診前,可以透過“跨境 健康紀錄”功能申請過去3年的“醫健通”電子健康紀錄,讓境外醫護 人員開啟和瀏覽。就診後,用户可以透過“個人資料夾”存放跨境醫療紀錄至“醫健通”帳户內。

建議當局擴大合資格使用者範圍,同時增加境外認證醫療機構,透過宣傳教育,提高市民對“醫健通”的認識和信任。市民和“醫健 通”的醫護提供者願意存放資料至“醫健通”,這樣才能有效做到跨境數據互聯互通。

智慧交通方面,香港已經有一定的發展。“港車北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進出境的港澳單牌車已經超過500萬次,每日申請名額增至500宗,讓市民的跨境生活變得更多元化,出行更靈活。現時,運輸署“香港出行易”的“交通快拍”功能已經覆蓋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客車通關廣場。政府應繼續推進相關政策,提供更多實時交通資訊,並繼續與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加強對“港車北上”交通出行 提示的服務,方便駕駛者。

智慧政府的建設不單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和需要,更是推動香港 和大灣區深度融合的關鍵,政府應透過多種渠道(包括社交媒體、電視廣告、社區活動等方式)加強宣傳。同時,政府應透過“智方便”平台整合各類公共服務,為市民提供全面、簡單和易用的服務,助力市民更好地融入大灣區生活。

我謹此陳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