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代理主席。建造工程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尤其 隨着高空作業、重型機械操作等高風險工作增加,導致工業傷亡 意外頻繁發生。為保障工人安全,避免意外再次發生,我們有必要 改革現行工程規管制度。原議案及修正案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我 表示支持。
首先,建造業的扭曲文化一直存在,有很多判頭或員工均為自僱 人士,工人時常面對不平等合約、壓縮工期,以致自身及他人安全 都被忽視,導致工業意外更容易發生,令很多家庭失去家庭支柱。 我們必須糾正這種錯誤文化,以保障僱員安全為優先。
現時發展局強制規定價值超過3,000萬元的基本工程合約採用 “安全智慧工地”系統(“4S”)。事實上,小型工程資源有限,所以更 需 要 智 能 安 全 設 備 協 助 提 升 工 地 安 全 。 我 建 議 政 府 研 究 將 4S 的 重點版或簡化版納入所有工程項目,才能有效保障所有建造業工人 的安全。
其次,政府應推動應用更多電子監測系統,進一步保障工人安全。現今科技進步,除了靠工人自律,亦必須多方位利用科技監控,一旦有違規情況便立即通知工地管理層。4S由3個主要部分組成,包括監察活動的智慧安全設備(例如智能手錶、頭盔等監測工人安全狀況)、用於現場收集智慧安全設備數據的通訊網絡,以及用於資料分析、報告及發放警報的中央管理平台。4S亦包括10個主要類別,例如前線工人智能監控設備、人工智能安全監察系統等。
雖然4S能夠減低意外風險,但需要繼續研發和優化智能設備,以針對地盤個人化及項目化的安全措施。每一項工序,都應該有一個針對相應項目的風險,從而制訂現場監測制度。舉例來說,高空墮下引致嚴重傷亡的個案高企,主要是因為工人貪圖方便,在高空工作期間未有配戴好安全帶。我建議政府針對性地研發智能安全帶,例如當工人在搭棚或拆棚前沒有配戴安全帶,系統便會發出警報提醒工人及中央管理平台,同時可以讓管理層持續監察工地內的高風險活動,進一步提升工地安全水平。
此外,政府應加強對工程公司的監督,確保其工人在工作前配戴 所有規定的安全設備,包括制訂並推行具體的安全設備標準,要求所有工程公司嚴格遵守;定期派員對工地進行安全檢查,確保所有安全設備齊全並可正常使用,亦應設立獎罰機制。
在上述措施的基礎上,我除了建議政府向建造業界加強推廣安全培訓及教育,定期舉辦工人安全培訓班,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 及操作技能,另亦可鼓勵企業加大對安全技術研發的投入,推廣應用先進的安全科技技術和設備,例如以無人機巡邏檢視的技術, 以及早監察工人危險操作及工地風險,及時制止意外。
工業意外無法完全避免,但可以利用科技,加上員工和承建商對工程安全的重視,方為長遠的解決辦法。
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