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y people before age 50 would give up their health in exchange for a paycheck, yet after 50, spend all they have earned to regain their health.”

WORK REPORTS

LEGCO WORKS

多謝代理主席。近年,非應邀來電的數目越來越多, 有時甚至每天都會收到幾個,促銷內容大多涉及貸款、內地樓盤、 美容和體檢等。數年前,社會已討論過“加強規管人對人促銷電話” 的議題,但因為涉及正常商業活動等各種因素,尚未定下立法時間 表。不過,考慮到電話騙案日益猖獗,騙徒手法層出不窮,令市民 防不勝防,我認為現時是合適的時間討論和研究相關法例,保障市 民權益。多謝梁熙議員提出今天的議案,以及另外兩位議員提出修 正案,讓我們可以再次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我認為有必要設立來電者認證登記制度(“登記制度”),容 許政府部門、公營和商業機構獲取認證。建議政府仿效市面上的垃 圾電話攔截應用程式,以官方應用程式為認證機構登記。市民在收 到這類電話時,便可直接在來電顯示旁邊看到機構名稱,方便市民 識別來電者的身份。其實現時很多市民看到陌生來電時都不會接 聽,這樣有機會令市民錯過重要來電,例如醫院的通知和銀行的簽 帳核實電話等。登記制度可提供更高的透明度和追溯性,市民無需 再懷疑來電者的身份和來源,即使有問題也可輕易找到相關機構。 正如現時的“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已獲認證的發送人會使用“#”號 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短訊予用户,有效打擊涉及冒 充其他公司或機構的身份發出短訊行騙。

此外,建議當局將“拒收訊息登記冊”的涵蓋範圍由商業電子訊 息延伸至人對人促銷電話,禁止促銷人員致電已經登記的用户進行 商業推銷。當然,當時副局長也表示要思考如何設立名冊,同時確 保正常來往的電話不被禁止,例如銀行有關户口的運作通知。篩走 隨機致電的電話,可以防止透過電話促銷,誘導市民到訪不良公司 再進行強迫銷售的情況。

現時的問題是,很多商業電話看似正常,但根本並非相關機構 的來電,例如來電者自稱代表某家銀行,但其實那根本不是該銀行 的來電。因此,假如仍不堵截這個漏洞,很多不法分子會假借電話 促銷的方法行騙。事實上,不少海外國家(例如加拿大、新加坡和英 國)都設有類似的拒收電話登記冊(“登記冊”),促銷機構須事先登記 並查核登記冊,違者會被罰款。市民可以選擇是否將自己的電話號 碼登記在登記冊上,減少不必要的電話滋擾。

現時的詐騙電話泛濫,不少市民根本不會接聽不認識的電話, 商業機構的銷售模式亦因此而有所改變,規管非應邀來電對業界的 影響亦比以往減少,因為很多機構已不再使用這種促銷電話的方法 進行促銷。有意見認為,設立“拒收訊息登記冊”可能更有助業界集 中致電願意接受推銷的市民。希望透過這次討論,制訂一個適用於 現時社會的法律框架,為市民建立一個更安全的通訊環境。

多謝代理主席。

多謝代理主席。在現今社會,職場環境因為經濟全球 化及技術迅速發展而變得更複雜多變,僱員的壓力相對上亦增加。 僱員精神健康嚴重影響個人工作效率,從而影響公司的生產力。因 此,僱主有責任保障僱員精神健康,締造一個健康的工作環境。感 謝吳秋北議員提出議案,讓我們可以討論並提出有效保障僱員精神 健康的建議。

有機構發布《2024年香港上班族工作快樂指數問卷調查》,調 查指出,香港“打工仔”平均工作快樂指數只有5.3分(滿分為10分), 當中令受訪者感到憂慮的原因包括薪酬太低、收入未能應付日常開 支等。其實,員工的壓力來源有很多,常見原因包括工作負荷過重、 工作與生活失衡、職場人際關係緊張、職業發展前景不明朗等。如 果長時間處於高壓狀態,而自己又釋放不到的話,很大可能會引起 精神健康問題。

立法會資料研究顯示,擁有370萬勞動人口的香港是全球超時工 作時數第二高的城市,僅次於迪拜,工時中位數為44.3小時。在 2023年,36%的全職僱員每周工時為47小時,當中8.1%僱員工作 60小時或以上,遠遠超出國際勞工組織所訂的每周工作48小時。換 句話說,員工工作時間較見家人的時間還要長,所以僱員工作不開 心,肯定會影響情緒。

我建議政府參考英國國民保健署,為有輕度至中度精神健康問 題的僱員推出“談話療法”,提供精神健康上的治療和輔導。同時亦 可參考西班牙和澳洲,強制僱主定期為僱員進行健康及壓力檢查, 亦可以考慮在各地區康健中心設立免費精神健康輔導,及早發現和解決僱員所面對的精神健康問題。雖然這些服務對僱員有一定幫 助,但事實上,問題需要由根源解決,根源是僱員因工作不順而感 到困擾,只有理順工作上的困難才能夠徹底解決,這個是很簡單的 道理,現實中卻很少人認真解決問題。

首先,部門主管需要定期了解員工的需求,可以每3個月至半年 安排一次面對面的會面,直接了解員工的需求或正在面對的困難, 常見的是工作量不公,因為種種原因,總是會有人工作量過重,亦 有人沒甚麼工作,辦公室政治而產生的矛盾和衝突亦十分常見,主 管本身需要有意志和能力處理。主管應適時作出調整,並重新審視 每位員工的工作量,共同解決問題。

僱主方面,需要營造良好的辦公室文化,做到互相支援,避免 推卸責任的情況出現。僱主的角色極為重要,應該倡導一個公平、 互相協助的文化、多鼓勵僱員表達自己的感受、積極聽取僱員的需 求、增強僱員的信心和歸屬感等。僱主亦可以參考坊間大型機構的 做法,為僱員提供免費心理輔導服務,並設立專業團隊輔導有需要 的員工,當僱員感受到他們的聲音得到重視後,他們所面對的壓力 相對會少很多,工作效率定必會提升。

保障僱員精神健康是企業和政府的共同責任,亦不能夠輕視, 無論是僱主、主管或員工,每個層面都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在各 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夠建立一個健康、和諧的工作環境,企 業的生產力必定會提高,同時促進社會進步。

我謹此陳辭。

多謝代理主席。林琳議員剛才的發言關於其親身經歷, 她是這方面的專家,最有資格代表這類有需要的女性發言。

代理主席,我支持《2024年稅務(修訂)(關於輔助生育服務開支 的稅項扣除)條例草案》(“《條例草案》”)。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輔 助生育服務開支稅項扣除,作為鼓勵生育的措施之一,旨在扭轉本 地出生率偏低的情況。

香港生育率全球最低,人口老化問題嚴重,長遠而言,對社會 的可持續發展構成挑戰。不育夫婦對醫管局提供的體外受精治療需 求殷切,但是由獲得轉介至接受治療的平均輪候時間長達8至12個 月。如果在私營機構接受輔助生育服務,每個體外受精治療周期的 費用超過10萬元,而且未必一次就能成功,除了要面對有機會失敗 的壓力外,亦要承擔沉重的經濟負擔。《條例草案》透過每年10萬 元的稅務扣除上限,減輕家庭輔助生育的經濟負擔,直接回應市民 因為高昂醫療費用而放棄生育的痛點,鼓勵有需要的夫婦及早尋求 醫療協助,提升生育意願。

香港生活壓力大,香港人普遍遲婚,很容易錯過生育黃金期, 社會對輔助生育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然而,本地輔助生育服務供 不應求,現時只有11名醫生具備相關資格,所以未來有需要積極培 訓人才,應對社會需求。另外,政策亦明確表明在確保病人安全和 服務受適當規管的前提下,未來可以探討納入大灣區合規醫療機 構,既可以緩解本地壓力,亦能夠促進兩地醫療資源整合。政府的 開放態度有助長遠建立更靈活、更能負擔的服務網絡,惠及更多不 育夫婦。

政策涵蓋兩大受惠群體,包括不育夫婦和因為醫學治療而可能 喪失生育能力的病人,而且不設年齡或國籍限制,保障了不育夫婦 的權益,避免因經濟壓力而失去生育機會。另外,政策明確說明稅 項扣除與生育結果無關,即能否懷孕或嬰兒有否出生,或是否在香 港出生,都不會影響稅項扣除的資格,進一步降低了申請門檻,體 現整體包容性。

在現今社會,許多夫婦因為不同原因而選擇不生育,但對於真 正想生育而面對困難的夫婦,十分值得扶他們一把。政府透過稅項 扣除的安排支援他們,創造了更友善的生育條件。雖然扣稅措施對 於提升出生率的效果未必十分顯著,但卻展現政府正視少子化問題 的決心,這一點絕對值得我們支持。

代理主席,我謹此陳辭,支持《條例草案》。

多謝主席。近年,國際形勢針對中國和香港,加上疫 情開支、加息周期、北上消費氣氛等,導致傳統香港支柱產業面臨 重大挑戰,可以預見未來的財政收入並不樂觀。政府預測本年度財 赤約為1,000億元以下,連續3年錄得千億元財赤,在經濟差時,開 源徵稅特別困難。但現時的財政困難實際上提供了改革的契機,促 使政府必須以創新思維推動財政結構改革,善用創新科技,認真檢 討各個政策局和部門的資源運用,大刀闊斧才能解決當前的困局。 多謝黃俊碩議員提出今日的議案,以及鄧家彪議員的修正案,讓全 體議員可以一起討論。

政府多年來各項開支增幅龐大,特別是在教育、醫療和福利方 面。建議所有部門訂立節省開支目標,在未來一至兩年內將開支削 減5%甚至更多。至於具體的減省措施,就應該由各部門根據自身情 況決定,因為只有各部門自己才最清楚,削減哪方面的開支既能達 到效果,又能將對市民的影響減到最低。為確保計劃可以公平執行 及合理調整,建議設立上訴委員會。因特殊情況而難以達成目標的 部門,可向政府內部的上訴委員會提交詳細說明和替代方案。委員 會須基於部門的實際情況,進行實地評估,並決定最終的資源減幅。

另一方面,公務員薪酬作為政府經常性開支的重要板塊,必須 優化公務員結構和提升政府運作效能。科技可以有效提升行政效 率、降低人力成本,建議所有部門將科技應用作為計劃的主要策略 之一,明確制訂科技應用目標和實施路線圖。各部門須進行量化分 析,明確指出透過科技手段可以合理減少的人數。

以2023-2024年度為例,公務員薪酬開支為1,562億元,約佔政府 經營開支的26%。現時公務員團隊有17萬人,但政府職位編制有 19萬人。建議將不必要的編制空缺刪除,並嚴厲執行賞罰機制,淘 汰不符合要求的員工,提升表現好的員工,加工資,建立肯做事、

積極有為的政府工作文化。透過全面審視現有工作流程並進行簡化,進一步減少冗員,有助提升市民對公務員團隊的滿意度,推動政府行政效率,全面提升服務質量。

近年,政府部門往往一有新工作項目就要增加人手,令新職位越開越多,但卻缺乏項目退場機制。商業機構會將成熟業務轉入自動化流程,或者停辦過時的項目,縮減團隊或騰出人手進行新工作, 但政府部門就經常出現人手有增無減的情況。當局應該摒棄舊思 想,轉而更精準地管理人力資源。除非有絕對需要,或者新增的工作需要專業崗位,或涉及高度專業性和特殊性,否則不應該將加開職位當作常態。多謝主席。

Legco Activities

PHOTOS

VIDEOS

NOW TV Interview (12/10/2015) (Cantonese Only)

RTHK Programme Interview (16/12/2014) (Cantonese Only)

RTHK Radio Interview (03/12/2014) (Cantonese Only) 2

KP Chan In Actions

LATEST POSTS

Contact Us

Tel:(852) 2899 2831
Email:kp@kpchan.com
Office Hours:Monday - Friday 9:00 am to 5:30 pm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