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lihood

立法會書面質詢:《照顧者支援專線》(2024.05.29)

陳健波議員:政府推出的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182 183(“支援 專線”)於去年9月投入服務。支援專線共設30條線,由註冊社工接聽,向高危照顧者提供適時的支援。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會否根據去年9月至今支援專線所處理的個案數目及其求助性質的分析結果,檢討支援專線的人手調配,例如按需要增加或減少熱線數量,以及按不同時段調整當值人手;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 支援專線在接獲求助個案後的跟進程序為何;鑒於據悉, 就需要跟進服務的緊急支援及外展探訪個案,服務營辦機構一般會在一日內將個案轉介給相關單位,有否檢視該等個案是否均能在一日內轉介;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 有何措施加強向較年長照顧者宣傳支援專線,以提高支援專線的使用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主席:  就陳健波議員的提問,現答覆如下: (一) 截至2024年3月31日,照顧者支援專線(專線)共接獲16 490宗來電。以來電性質劃分,尋求情緒支援和查詢社區支援服務分別佔約38%和23%,照顧問題和財務問題分別各佔約14%和 7%,餘下的涉及健康和房屋問題,以及申請暫託服務等。 社會福利署(社署)委聘東華三院(營辦機構)營辦24小時運作的專線,共設有30條線,由超過100位專業社工輪值接聽,能應付目前和短期内有可能新增的服務需求,至今運作良好。在現行的津助制度下,營辦機構可靈活調配資源及安排合適的人手,以符合相關的要求及切合服務需要。社署亦會與營辦機構密切監察專線的運作,並適時作出服務調整,例如按需要增加或減少熱線數目,為照顧者提供適切的服務。 (二) 專線社工在接聽來電時,會先了解來電者的即時狀況和需要,評估個案的福利需要及危機因素,因應情況向來電者提供相關資訊和建議合適的支援服務,並在有需要時取得其同意後進行轉介。如有需要緊急支援及外展探訪,專線社工一般會在 接獲來電的一小時內到達並提供服務;如需跟進服務,則會在 一日內轉介,亦會在轉介後作出跟進,以確保個案獲得所需服務。自專線於2023年9月設立至今,營辦機構持續符合上述要求。 (三) 勞工及福利局(勞福局)和社署透過不同途徑宣傳及推廣專線,包括透過「齊撐照顧者行動」宣傳活動;於勞福局的社交媒體專頁和公共交通工具宣傳;接受報章、電台、電視台及網絡平台專訪;於社會福利服務單位、公共屋邨及醫院/診所等 張貼海報;派發單張及紀念品等。社署亦透過地區平台向各區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的服務使用者及其家人/照顧者介紹專線服務。社署已在為全港18區區議會舉行的社會福利服務簡 介會上,向區議員介紹並鼓勵區議員及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 (「關愛隊」)協助推廣專線。政府會繼續進行宣傳推廣的工作,讓有需要的長者、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獲得所需的資訊及支援。

《改革香港醫務委員會》議案發言(2024.05.23)

陳健波議員: 多謝主席。香港的醫療質素屬於世界一流,政府又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的醫療服務,有很多外國朋友都相當羨慕。不過,亦有不少市民對醫療體系有怨氣,其一是因為醫護人手不足,但以前又長期無法招募外地醫生來港,導致市民看醫生需要輪候很長時間;其二是醫療事故頻生,我相信大部分醫生都是盡心盡責服務市民,但總有少數害群之馬失德犯錯,接受醫委會紀律研訊,即使投訴成立但大多緩刑了事,市民心中不服,難免指責是“醫醫相護”, 由於這些案件經常被傳媒報道,醫委會的公信力早已江河日下。多謝張宇人議員提出今天的議案,我相信香港需要提升醫療服務,改革醫委會是其中一項首要工作。 近日發生的社會工作者註冊局風波,正好反映出所謂的專業自主,其實與時代已經脫節。事實上,政府在2018年曾經成功改革醫委會,增加委員人數,加入病人組織及消委會代表,在全部32名委員中,有一半是由醫生及業界提名及選出,另一半由政府根據類別委任。但是,法例同時列明當中24名委員須為註冊醫生,非業界只有8人,所以該次改革只是換湯不換藥,醫委會仍然由醫生主導。有分析指出,由醫生選出的委員,容易混淆角色,以為自己是代表醫生,忘記了真正的工作是監察醫生。 根據中文大學在2013年進行的研究,指出海外醫療規管模式近年有重要轉向,包括業界由以前自我規管,改變為由專業與公眾合 作規管,目的是加強向社會問責。事實上,醫委會的行事模式明顯不符合公眾期望,現今互聯網已經令世界變得高度透明,所以問責、 公開及公平才是國際大原則,醫委會亦應朝這個方向發展。 我相信未來醫委會最少要有3類人士參與。首先,仍然需要有一 定比例的醫生,因為醫學專業的問題,必須由醫生決定。其次,應該增加政府、財務及法律的專業人士,因為醫委會會影響到醫療政策及公共財政;近年醫委會的決定,例如聘請海外醫生的問題,往往與社會主流意見相違背,反映出醫委會缺乏其他專業意見,思考問題不夠全面。其三,是要有更多能夠代表公眾的各類社會人士。我相信由這3類人士均衡參與,醫委會便可以兼顧專業及社會的利益和責任。 在2018年改革前,醫委會積壓近千宗投訴個案,每宗投訴平均 要6年時間完成。改革引進大量審裁員,政府預計審理時間可減至 2年,但我真的不知道現時實際上是否已達到這個目標,不過由於 研訊小組仍然由醫生主導,難免會被人質疑為“醫生審醫生”,同時 有不少個案的確未能服眾。所以,我認為可以考慮採用英國的做法, 將醫委會的聆訊權力分拆,另外成立醫療審裁處,獨立處理紀律研 訊工作。 在2011年以前,英國與香港一樣,經常出現醫療事故及醜聞,英國醫學總會處理紀律研訊,亦被批評為“醫醫相護”,未能令公眾信服。2011年英國最後決定重整架構,包括成立醫療審裁處。審裁處名義上向醫學總會負責,但實際有決策自主權,並任用大批非業界人士成為審裁處委員,每年更要向國會匯報,以挽回公眾信心。 主席,外國其實早有不少改革,很多經驗都值得香港參考,我希望醫委會以社會利益為出發點,齊心改革醫委會制度,以恢復市民信心。 多謝主席。

立法會書面質詢:《減少浪費藥物》(2024.04.10)

陳健波議員:據報,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早前表示,該局每年用於藥物的開支逾96億元,佔其總開支約一成,而該局將進一步 檢討藥物配發及收費制度,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會否檢討公營醫療機構配發藥物的情況,例如研究向接受專科門診服務的病人配發每種處方藥物16周劑量的上限是否需要改變; (二) 鑒於據報,部分病人(特別是老年病人)的家中囤積大量藥物,政府有否檢視,是否存在公營醫療機構過度配發藥物,或有關病人未有按時服藥的問題;如有檢視而結果為是,有何解決方法; (三) 鑒於據報,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第五波疫情爆發時導致藥物供應緊張,醫管局把配發每種處方藥物的劑量減至4周,政府有否檢討有關安排的成效,以及會否建議醫管 局把該安排恆常化;及 (四) 鑒於據悉,坊間曾有機構推出回收藥物計劃,收集病人剩餘或過期藥物,當局會否考慮參考有關經驗,向病人收集 有關藥物;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醫務衞生局局長 主席:  香港公營醫療服務獲政府大幅資助(佔成本 97%以上),以 確保市民不會因經濟原因而無法獲得適當的醫療服務。本港人口持續老化、慢性疾病日益普遍,導致醫療需求日益增加。為配合公營醫療服務需求增長,醫院管理局(醫管局)需要每年投放足夠資源予高額資助的醫療服務及藥物供病人使用。因為藥物成本上升、以臨床實證為本為病人引進所需的新藥物,以及擴闊藥物名冊等措施,醫管局設有既定機制,監察藥物的使用及開支情況,務求謹慎使用有限的公共醫療資源。 就陳健波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醫管局和環境保護署(環保署) 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一)至(三) 病人求診時,醫生會根據專業診斷及病人的臨床情況處方合適和適量的藥物。醫院藥劑部職員亦會在配發藥物給病人時,提醒病人應按照標籤上的指示服藥,避免自行加減服藥的次數或藥物的份量。醫管局一直致力提供藥物輔導和藥物評估及整合服務,以及不斷優化現行公立醫院配發藥物的機制,確保病人安全用藥及加強病人用藥的依循程度,同時避免病人在家中儲存大量藥物,從而減低誤用風險,以及減少藥物過剩形成浪費。 為提高醫囑服藥成效及減少不必要的藥物浪費,醫管局於二 〇〇三年實施專科門診藥物收費,當時以每種處方藥物最多16星期為一徵收單位,每單位收費為港幣10元。於二〇一七 年收費檢討後,每單位收費增加至15元。普通科門診的診金亦於同年增至50元,費用已包括不限種類數目的處方藥物在內。政府及醫管局會按既有機制,定期檢討包括藥物收費在 內的公營醫療服務收費和安排。在現正進行新一輪的服務收費檢討工作中,醫管局會循鼓勵病人恰當使用藥物方向考慮,檢視藥物費用按量按期收費模式,並向政府提交方案。 政府考慮檢討建議時,會根據適用的檢討原則(包括考慮成 本、市民負擔能力、服務是否恰當使用、資源運用的優次、扶助弱勢社羣以及公眾的認受等因素),顧及建議對不同負擔能力市民帶來的影響,亦會關注現時資源分配失衡情況比較明顯的服務,以及有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需否透過調節收費安排,以誘導市民大眾善用公營醫療服務,並同時進一 步支援有確切需要人士包括弱勢社羣和嚴重病者,以確保有限的資源用得其所。政府及醫管局會適時公布檢討結果。 此外,為了提升用藥安全,醫管局自二〇一七年十二月開始, 逐步在公立醫院推行「覆配易」覆配藥物服務。醫院藥劑部會將參與「覆配易」服務的病人的藥物處方分成較少的數量 和容易處理的包裝,分期配發藥物,並安排藥劑師在覆配藥 物前覆核藥單和確定病人的最新情況。服務目前於15 間公立醫院推行,涵蓋大約十萬名病人。醫管局近年亦投放額外資源設立藥劑師診所,主動為有需要的專科病人提供臨床藥劑服務,例如為病人提供全面的藥物輔導及評估,協助病人或其照顧者選擇和正確服用藥物,以提升病人服藥依從性及減低藥物過剩的風險。 在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部分藥物供應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斷和不確定性,其中,市民對藥物「撲熱息痛」的需求 一度急增。為免市民不必要地儲存過量藥物,醫管局就藥物「撲熱息痛」作分階段配發安排,以每次最多四星期份量為限,病人如有臨床需要,可覆配有關藥物。上述安排實施後, 二〇二三年第一至第三季平均約六成半病人未再返回醫院覆配藥物「撲熱息痛」。上述經驗顯示恰當的藥物按量按期配發安排,對推動市民妥善使用藥物(特別是需要時服用的藥物)有正面作用。政府考慮醫管局的檢討建議時,會參考過往 的相關經驗。 (四) 從環境角度,由於家居棄用的藥物一般數量不多,現時是與一般家居固體廢物混合處理。環保署對於香港堆填區滲濾污水的處理及排放程序有嚴格的標準,根據一項針對環境水體的科學研究結果,殘餘藥物所引致的環境影響極為輕微。環保署現時未有計劃設立藥物回收安排。 醫管局會繼續與相關部門、病人組織、藥劑專業團體及不同 持份者溝通,透過教育、宣傳及行政措施,持續優化配發藥物機制,以及減少病人剩餘藥物的情況。醫管局會密切監察藥物使用情況,確保病人得到適切治療的同時,資源運用高效且具成本效益。

《檢視《長遠房屋策略》,縮短置業階梯》議案發言(2024.03.27)

陳健波議員:多謝代理主席,樓價在這兩年多從高位穩定下調兩成,回復至較易負擔的水平。市建局港人首置項目煥然懿居第三座上星期開始揀樓,但銷情一般,相信或多或少與樓市下跌和“撤辣”有關。 感謝林筱魯議員提出今天的議案和其他議員提出修正案,讓我們可 以在立法會討論市民非常關注的房屋議題。 煥然懿居“港人首置上車盤”計劃,原意是好的,目的是幫助經濟能力未能負擔私人住宅但不符合購買居屋資格的市民“上車”。這 些只針對指定階層“上車”的政策,很容易受市場情況改變而影響。 近年樓價回落,首置盤的呎價逐步貼近私樓,影響市民入市的選擇。首置盤的吸引力大減,政府應該檢討,首置盤是否已經完成歷史任務,可以退役,從而騰出相關的土地供應,重新調整置業階梯。 香港市民的住屋需求一直殷切,今天想談談資助出售房屋。經常有人形容,新居屋抽籤比起中六合彩還要困難,有些家庭甚至每 一期都參與抽籤,立法會的清潔工人每隔數月便跟我說一遍,但抽 籤多年卻從未成功,令他心灰意冷。我建議政府積極考慮優化資助 出售房屋的抽籤和分配機制,令多次申請但落選的家庭可獲額外增加中籤的機會,或者設立輪候冊,讓他們可以看到置業的希望。現時社會上不少青年選擇“躺平”,甫畢業就“兼職”輪候公屋,部分家庭則被迫要其中一名家庭成員放棄工作,為的就是不超過申請公屋的入息限額。他們寧願放棄前途也要輪候公屋,就是因為居屋未能中籤,卻又無力負擔私樓供款。這些現象不但令真正有需要的人更難獲編配公屋,更令社會勞動力大減,青年失去上流的動力和目標, 對整個社會都造成負面影響,需要我們正視。 就“白居二2022”的4 500位中籤者,房委會截至今年2月底共發出1 880封提名信,意味成功入市的比例只有41.8%,創歷年新低。政府非常好,就資助出售房屋單位二手市場的按揭貸款保證期聽取 了議員的意見,自今年3月開始,把該保證期延長至50年。我當然希望可以考慮延長至60年。放寬按揭貸款保證期,預計可以增加市民在二手居屋市場成功“上車”的機會,令二手居屋市場變得活躍,加快單位的流轉率。政府需要時刻留意新措施對市場的影響,考慮二手居屋市況和白表人士的需求,適時檢討白居二的名額。 其實在住屋問題上,政府一直都不遺餘力地覓地建屋,公營及私營的房屋土地均較去年顯著增加,甚至已經覓得足夠土地,以滿足未來10年的建屋需要。未來10年大概需要3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目前已經覓得41萬個單位的土地,即超標10萬個。私營房屋方面,也有大量土地。政府在房屋政策方面有清晰方向,以提升土地供應為目標,相信將來會有更多房屋供應,滿足市民的住屋需求和改善居住環境,這是一項非常好的政策。 制訂任何房屋政策都需要因應當時的社會環境綜合考慮,理順 置業階梯和加速流轉“上樓”機會,令市民可以按實際情況滿足置業需求,實現安居樂業的願景。 多謝代理主席。

Council Meeting (Oral Question): “One bag for two uses” of designated bags under municipal solid waste charging (2024.03.20)

MR CHAN KIN-POR (in Cantonese): Thank you, President. Although many retail outlets will be able to provide “one bag for dual use” service, such service is still not applicable to markets and takeaway. May I ask the Government whether it will consider implementing “one bag for dual use” in markets and restaurants to let members …

Council Meeting (Oral Question): “One bag for two uses” of designated bags under municipal solid waste charging (2024.03.20) Read More »

立法會口頭質詢:《垃圾收費下的指定袋“一袋兩用”》(2024.03.20)

陳健波議員:多謝主席。雖然不少零售店將能提供“一袋兩用”服務, 但街市和外賣未能提供“一袋兩用”服務。我想問政府會否考慮在街 市和餐廳推行“一袋兩用”,讓市民在任何地方購物時都可以選擇購 買指定袋或普通購物袋。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 主席,我們設計的指定袋已有不同大小,眾所周知,容量最小的是3公升,十分細小,size與平時使用的細小麵包袋相若。我們的指定袋確有不同大小,可在不同情境下取代現時使用的一般膠袋。主體答覆亦有提到,我們希望多加鼓勵“一袋兩用”的做法,希望坊間更多店鋪或其他商户會逐漸習慣這種做法,我相信屆時必然有助減少膠袋的使用量。 不過,在此我想指出,若大家購買了其他膠袋或在其他地方使用膠袋後帶回家中,即使那些膠袋不能用來棄置垃圾,亦無需把它們當作垃圾丟棄。膠袋只要乾淨,便可放進住所樓下的回收桶或其他回收桶回收。這樣的話,膠袋便不會變成垃圾,亦可保護環境。多謝主席。

立法會口頭質詢:《啟德體育園》(2024.03.20)

陳健波議員:多謝主席。過去不時有市民和旅客反映,大型活動場地的網絡訊號欠佳,而2023年施政報告訂立的其中一項KPI就是“主動協調相關機構加強大型公眾活動場地……的5G網絡容量”。請問局方有否就此與網絡營運商商議有效的解決方案,又或加強體育園內的相關設施?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 多謝主席,多謝陳議員的補充質詢。局 方高度重視在啟德體育園內設置完善的5G網絡覆蓋。目前,啟德體育園公眾運動場的5G網絡鋪設已大致完成,而主場館和室內體育館 的網絡鋪設工程亦正密鑼緊鼓地進行。當有關工程完成後,我們會進行全面測試,以確保整個體育園有完善的5G網絡覆蓋。多謝主席

Motion on “Re-launching and enhancing the sales scheme for public rental housing units”(2024.03.20)

MR CHAN KIN-POR (in Cantonese): Thank you, Deputy President. Now that the legislation on Article 23 of the Basic Law has been successfully completed, we can put aside our worries and strive to spu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I believ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will be able to contribute many useful proposals to help …

Motion on “Re-launching and enhancing the sales scheme for public rental housing units”(2024.03.20) Read More »

《重推及優化出售公屋計劃》議案發言(2024.03.20)

陳健波議員:多謝代理主席。第二十三條立法已功德圓滿,我們再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拚經濟、惠民生,我相信立法會一定能夠提出很多有用的建議,幫助政府解決香港的深層次問題。今天多謝陳學鋒議員提出出售公屋的議案,事實上,租者置其屋計劃(“租置計 劃”)令居民有屬於自己的安樂窩,政府亦可以收回部分成本,一舉兩得。不過,由於租置計劃因混合業權而產生很多管理、維修糾紛, 一直困擾有關居民,政府考慮重新推出租置計劃時,必先研究優化方案。 社會上一直有聲音要求政府重推出售公屋,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公共財政的問題。香港公屋計劃規模龐大,隨着供應不斷增加,建屋開支亦不斷上升,特別是目前政府有巨額財赤。房屋委員會 (“房委會”)資料顯示,目前的現金結餘約有700億元,由於要達到10年公營房屋供應目標,預計到2028年大約餘下400億元。假如重推出售公屋,房委會能夠收回部分建屋成本,亦可減低管理支出,避免將來需要政府注資,甚至房委會有資金可以回撥庫房。 我認同增建公屋會增加政府負擔,所以亦是政府重推租置計劃的考慮因素。不過,我認為目前的財政赤字,是產業結構轉型下的周期性問題,只屬於短期問題。按政府推算,未來3至5年將能夠逐步轉虧為盈,所以財政只是政府考慮其中一項因素,政府不應該純粹因為財政問題而出售公屋資產。 另外,政府亦需要考慮售價問題,當然要收回合理成本,但亦不能太貴,免令公屋居民難以負擔。此外,出售大量公屋亦會令每年回收的公屋減少,減少供應同樣是需要考慮的。 事實上,國家近年提出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將部門碎片化管理改為政府綜合管理,實現統一審批流程、統一資訊數據、統一監管。結果,在2021年成功減省近一半審批時間,估計每年可節省資金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當然,國家的模式未必完全適合香港,但仍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鏡。 多謝代理主席。

Motion on “Adjusting the policies on the stock and property markets to strengthen the impetus for growth” (2024.02.01)

MR CHAN KIN-POR (in Cantonese): Thank you, President. In recent years, the Hong Kong property and stock markets have been weak. The property market has fallen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and the cumulative decline has reached 20%. The situation of the stock market is even more miserable. The Hang Seng Index has fallen for four …

Motion on “Adjusting the policies on the stock and property markets to strengthen the impetus for growth” (2024.02.01)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